西軍陳兵三十萬于武昌,調集全部水師入援武昌,武昌大戰已是一觸即發。
崇禎十五年,七月五日。
武昌城內,肅殺之氣幾經凝結。
江面之上,千帆招搖。
三十萬眾西軍齊聚武昌,但是卻沒有讓城中的一眾西軍將校心中有半點的底氣。
因為就在一水之隔的漢陽,已經云集了超過十萬的官兵。
而這還不是最為讓人心生恐懼的地方。
他們不是沒有面對過如此數量的官兵,當初在陜西、河南的時候,官兵曾經數次云集十數萬眾,但是他同樣逃出了生天。
但是這一次,指揮著這些官兵的人,并非是朝廷的督師文臣。
而是,陳望……
平賊將軍陳望。
不久之前,鳳陽之戰僅以三萬甲兵,便大敗李巖所率的萬民軍主力,迫使萬民軍不得不向南逃遁的陳望。
七年的時間,陳望從一介家丁,靠著手中的刀劍,南剿流寇,北擊建奴,生生的殺出一條晉升之路,成為了配印的總兵。
甚至是在中原完成了實際的割據。
如今黃河以南,長江以北的區域,真正的掌權者,早已經不是當今的朝廷。
而是陳望。
越是了解,便越是絕望。
武昌城中在半月的時間,西軍的軍議已經召開了十數次。
但是議來議去,卻是沒有議出半點的結果。
如今唯一還算是好的消息。
就是陳望已經抵達漢陽將近半月,仍舊沒有任何進攻的態勢,甚至官兵的水師也沒有出擊。
這也讓西軍的一眾將校不知道情況,也更不敢輕舉妄動。
而此刻讓西軍忌憚不已的陳望,正坐在漢陽東郊的軍隊大營之中,聽著胡知禮的匯報。
“山東鎮的改編在中軍部派去的教官基本完成,山東鎮暫擬一師編制,由高杰節制,依照正常師級單位編四營,定兵額一萬兩千人,原在籍兵丁有一萬一千人,新募兵一千,訓練已有兩月,下月下旬便可以編入各營之中。”
高杰等人手底下的兵馬確實有不少,但是很多濫竽充數之輩,自然都被裁汰換新掉。
所以山東鎮整編的第一師連一萬二千人都沒有能夠湊出來,還需要編練新軍。
孫傳庭最后一次領兵進剿,幾乎征調了山東大部分的有生力量。
山東境內留守的兵丁幾乎都是衛軍或者是二三線的營兵,這些兵馬武備松弛,訓練落后,比起地主士紳招募的社兵團練還要弱了幾個檔次。
再者山東距離北直隸地處不遠,朝廷仍然有一定的掌控。
而且如今陳望麾下的人才貯備也不夠,將校能夠獨擋一面都不多,更不用提能夠主政一方的文官了。
現在對于山東下手,將其掌握在手中的時機還沒有到達。
再者山東此時還處于疫病的干擾之下。
所以陳望并沒有急著去掌控山東,僅僅是聯絡高杰,脅迫著劉澤清,將山東鎮的主要兵馬歸攏于自己的指揮之下。
“山東鎮第一師,除去高杰之外,另外三營,營將任命分別為惠登相、馬進忠,馬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