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中軍軍紀嚴苛,世人皆知。
陳望在軍中威望極高,軍令既下,千軍齊動,無有不從。
此番統合南國諸鎮,兵進漢陽,明顯是要拿他們當試金石來用,怎么會放任他們就此逃跑。
“就算我們逃出武昌,逃到更南邊,又能如何?”
“萬民軍在南國的泥潭之中掙扎,諸位應當也都看見了。”
朝廷放開了團練、社兵之權,整個南國都因此沸騰了起來。
南國的那些士紳官僚們為了自保,瘋狂的招兵買馬,大筆的銀錢流出,一車車的糧草被拉出,各城各地都集結著大量的民兵和團練。
萬民軍吞并了他們十余萬人的部隊,擁兵四十萬眾,昔日攻伐邳州之戰的精銳主力都在。
這樣的情況之下,到打下南京至今,都還沒有徹底肅清南直隸。
他們這一萬五千人,丟到偌大的南國,又能夠掀起多少的波瀾。
“難不成,到了長江之南,我們就能拉起更多的兵馬?”
“就算我們到了更南面,又集結了三十萬的兵馬,等到漢中軍再次南下,難不成我們又要落荒而逃?”
艾能奇不贊成劉文秀的想法。
出走南國根本毫無未來,現在的天下已經不再是十年前的格局了。
陳望坐擁漢中府、掌控河南,南直隸長江以北區域皆為其所控,大勢將成。
再用十年以前對付官兵的辦法對付漢中軍無疑是極為愚蠢的。
“漢中軍不是過往那些進剿我們的官兵,他們絕對會一路追著我們,死咬著不放,直到將我們所有的人都屠戮殆盡,才會終止。”
“你們應該都清楚這一點……”
艾能奇的話壓住了一眾原本被劉文秀說動的一眾西軍將校。
“武昌不比鳳陽,鳳陽雖然城防森嚴,但是城中山嶺連綿,極易架設火炮。”
“鳳陽之所以陷落,最大的原因,還是因為漢中軍仰仗火器之利。”
鳳陽陷落的最大的原因,就是因為城內的那些山嶺。
漢中軍火炮犀利,占據山嶺之后,火炮居高臨下,直接便可以掌控一地。
萬民軍與漢中軍在鳳陽幾次交戰,都是因為被漢中軍的火炮沉重的打擊了士氣,最終才會潰敗。
鳳陽內城有高墻大樓,本來可以阻擋漢中軍許久。
但是漢中軍占據鳳凰山后,直接在山頂架設火炮,能夠直接打到鳳陽的內城之中。
萬民軍因此士氣大跌,鳳陽也因此陷落。
戰敗的原因,西軍的一眾將校也都清楚。
“武昌城四周幾乎一片坦途,根本就沒有山嶺可以架設火炮,漢中軍的火炮難以發揮作用。”
“如今最好的選擇,就是借助著武昌城堅池固的優勢,依托武昌,與漢中軍相持,伺機而動。”
艾能奇抬起手,重重的敲擊一下了座椅的扶手,語氣堅決道。
“漢中軍固然精銳,但我軍有武昌堅城,兼有人數之眾,未嘗沒有機會。”
“武昌如今乃我軍之根基,撤離武昌,將再難起勢,猶若飲鳩止渴。”
劉文秀心中不快,不過他也知道眼下不是爭吵的時候,在艾能奇說完之后,他才接著說道。
“我們如果往江西撤離,漢中軍大概率不會追擊。”
“如今明廷旗幟未倒,陳望雖有問鼎之心,但是卻不敢明目張膽攻伐別地。”
“萬民軍之所以能夠起勢,就是因為陳望意欲掌控南國,所以放任萬民軍不斷發展。”
劉文秀身軀向后,靠在了座椅上,瞟了一眼坐在一旁的艾能奇,而后緩緩開口道。
“陳望如今陳兵漢陽,左、猛兩鎮易幟已有十日,陳望卻遲遲未有進攻武昌,恐怕就是想等我軍放棄武昌,進軍江西為他做伐明的前驅……”</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