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饒是如此,也花費了六年的時間,才終于是整備完全,在鄭成功之子鄭經死后,鄭明交困之際,由施瑯帶領水師擊敗了鄭明,占據了臺灣。
清軍入關之時是1644年,而清軍攻破臺灣,卻已經是1683年,康熙的二十二年。
中間相隔將近四十年。
陳望不相等那么長的時間,也等不了那么久的時間。
外洋的問題,必須要解決。
水兵經驗不足,就招募歐洲的水兵,用來作為教官,甚至作為水兵。
畢竟中式硬帆和西式軟帆的操控很多地方都有不同。
戰艦數量不夠,就大肆招募工匠,營造船廠。
澳門那邊,多的是在刀口上舔血的歐洲雇傭兵。
明清之戰時,就有歐洲雇傭兵的身影出現。
所以陳望計劃的是,在海州,建立一支實力強勁的中外混合艦隊,作為鉗制鄭芝龍在外洋的勢力的重要一環。
在等到攻略南國之時,讓鄭芝龍投鼠忌器,盡可能的從鄭芝龍的手中奪取更多的利益,等到時機成熟,再一舉解決鄭氏的影響,收取外洋之權。
江風陡急,吹起萬千旗幟。
獵獵的響動聲縈繞在襄陽城的碼頭之上,也將陳望散亂的思緒重新拉回了現實。
陳望定了定神,望向前方,他看到了兩道熟悉的身影。
一道是馬遠山的身影。
馬遠山站在下船的甲板之上,滿臉的笑容,看到他的目光投來,當下雙手抱拳,躬身行了一禮。
在馬遠山的身后,另外一道熟悉的身影,穿著一身的嫁衣,身上不少地方都綴滿了銀飾,面容雖然被紅蓋頭所遮蔽,但是陳望卻是知道。
那道人影,正是馬玉瑛。
馬遠山行完禮之后,沒有多少的耽誤,扶著穿著嫁衣馬玉瑛緩步走下了艦船。
碼頭之上,已經備好了一座八抬的花轎。
馬玉瑛步履矯健,雖然穿著嫁衣,但是卻仍舊如同以往一般干練。
在登上花轎的時候,馬玉瑛還轉頭向著陳望看了一眼。
陳望的臉上也同樣是露出了笑容。
七年的奔波,七年的戎馬,他一直都在憂心著前路,幾乎沒有多少真正開心的時候。
他的心弦緊繃,不敢放松片刻。
朝不保夕,如履薄冰,他沒有那么多的時間去在乎什么兒女情長。
他慶幸自己遇到了馬玉瑛。
雖然在最初的時候,他是抱著政治聯姻的想法。
但是之后,陳望卻是真正的確定了心中的想法。
對于這一段婚姻,他的內心再沒有任何的一絲猶豫。
“轟!”
碼頭之上,禮炮接連高響九聲,聲震內外。
“起轎!”
伴隨著禮官的高唱,霎時之間鼓樂齊鳴。
在轎夫們高聲的呼喝聲中,華貴的花轎穩穩的被抬起。
陳望轉過身,踩住了馬鐙,輕一用力,便躍上到了馬背之上。
“起轎!”
嘹亮的天鵝音中,在一眾甲騎的環衛之下。
花轎在轎夫的肩負之下緩緩向前……</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