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個他以岳武穆,以戚南塘相比,寄于厚望的陳望!
“為什么?”
“為什么!”
崇禎咆哮出聲,他難以壓抑住心中的怒火。
巨大的吼聲在空蕩的暖閣之中回蕩,又在崇禎的耳畔的回響。
但是卻沒有人能回答他這一問題。
崇禎閉上了眼睛,他想起了崇禎十二年時,在平臺與陳望的最后一次相見。
當時的陳望站在人群之中,宛如一柄寶劍一般豎立,儀表堂堂,威儀有度,言語恭敬,讓他觀感極好。
他親自走下御座,為陳望整理儀表,陳望跪在地上,感泣涕零。
“陛下厚恩,微臣感念。”
“唯有戰場之上一刀一槍,舍生忘死。”
“必為我華夏掃清宇內,澄清四海!”
那信誓旦旦的話語,直到此時,崇禎仍然記得。
“為什么?!”
崇禎不甘的悲鳴著。
“朕非亡國之君,臣乃亡國之臣,事事皆亡國之象!”
國朝近三百年的天下,難道就要斷送他的手中。
如若如此,他又有何面目,去九泉之下,去見一眾先帝,去見太祖。
衣冠淪落,社稷不保。
天下若是再入胡虜之手,華夏神若是再聞胡笳之聲……
他朱由檢……
將會是天下最大的罪人。
將會是華夏最大的罪人。
兩行清淚,自崇禎的眼角緩緩流淌而下。
當時陳望所立下的誓言,他并沒有感覺到有任何的異樣。
但是現在回想起來。
陳望所說的話,沒有一句提起他,也沒有一句,提起過大明。
原來……
從那個時候開始,陳望就已經是心懷他意。
不知道為什么,崇禎的心緒漸漸的平穩了下來。
“既然日月在我的手上,終究沒有辦法照耀神州。”
崇禎閉上了眼睛,一切也隨之重新歸于黑暗。
他的心緒從來沒有如此的平靜過。
“陳望。”
“陳望……”
“真是一個好名字。”
崇禎笑了一笑。
他想起了午門獻俘之時的盛況。
想起了京師百姓們的熱淚盈眶。
想起了那一聲聲的痛苦,那一聲聲的悲呼。
陳的,是天下之景望。
天災連綿,民不聊生,內亂叢生,外虜虎視。
這天下,需要一個明主,一個可以帶領華夏重新站立起來的明主。
崇禎緩緩的睜開了眼睛,暖閣之中沒有了燭火的招搖,四周已是一片漆黑,他的眼眸卻在黑暗之中顯得異常明亮。
“希望你能夠信守你在平臺上許下的宏愿,為我華夏掃清宇內,澄清四海。”
“朕,最后再助你一次……”
“助你……登上這天子的御座……”</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