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要調動如此多的兵馬前往成都,所需要耗費的后勤人馬,軍費資財是多少,你有計算過嗎?”
胡知禮看了一眼陳望,在中軍部呆的這段時間,對于后勤自然也有了解。
他做出這個安排的時候,對于后勤并沒有多少的考慮,但是陳望問起之后,他的便開始的飛速的思考。
算出六司調動的兵馬所需要的大概軍費資財并不困難,胡知禮很快也得到了答案。
“六司出兵的糧草供應可以從鄖陽、漢中兩府供給,這兩府之中為了應對此后的戰事,我們囤積了大量的糧草,正好可以用于對于四川的攻略。”
陳望贊許的點了點頭,不過旋即拋出的問題卻是讓胡知禮的臉色低沉了下去。
“六司的糧草足夠了,那要調動川中各鎮的兵馬,還有各司的土兵出戰,軍費,糧草又從什么地方,也從漢中和鄖陽出嗎?”
“《史記·平準書》記載,’漢通西南夷道,作者數萬人,千里負擔饋糧,率十余鐘致一石。’”
“如今的蜀道雖然不如漢時那般難行,但是運送損耗仍然很大,四川的戰事一旦僵持,漢中和鄖陽的糧食最多支撐的一年的事情。”
“鄖陽、漢中的糧食雖然多,但是還要支撐我們在各地的兵馬,河南的災情剛剛退去不久,收獲的糧草僅供河南一省之地,南直隸的屯田才剛剛展開,要想收獲成效,還需要起碼一年的時間。”
“我們現在打仗所用的糧草,都是從各地士紳官宦手中奪來的,最多再支撐一年的時間。”
“如果現在動用漢中、鄖陽的存糧……”
陳望的目光上移,一路移動到黃河沿岸。
“你覺得,之后的糧草儲備,還能夠支撐我們日后的作戰嗎?”
胡知禮神色微僵,他知道自己的考慮還是不夠全面。
“而且最為重要的是。”
陳望點了點桌面上的輿圖,接著說道。
“前些時日,李自成迎娶和碩特汗國公主,與其結盟,歸附在建奴的統領之下。”
“但是你也知道,李自成其人,非久居人下之輩,無論是與羌人合流,還是與和碩特汗國聯姻,都是為了自身的發展。”
李自成的布置安排情報司掌握的不多,但是足以證明李自成確實不是真心實意的歸附清廷。
潼關那邊,李自成排布了超過十五萬的兵馬進攻潼關。
但是實際上潼關的攻城戰烈度并不強。
李自成并沒有真的想要真正進攻潼關的意思。
李自成將潼關只是作為一個巨大的練兵場,磨練麾下那些吸附不久的兵馬。
“他做大清的順王,也只是知道完全沒有擊敗我們的可能,所以才想要借助清軍的力量來和我們一教高下。”
“李自成想要擺脫控制,想要自立為王,就必須要謀求發展。”
陳望指著指輿圖的北面。
“李自成現在占據陜西,北面是漠南、漠北的蒙古,兩部蒙古都是建奴的臣屬,草原也不適合發展。”
“西面是和碩特汗國的控制地帶,東面現在在建奴的兵鋒之下,李自成只能向南擴張。”
“漢中府李自成知道自己不可能打下來,所以李自成唯一的破局之法……就是進往四川。”
“你覺得,劉宗敏帶領的兵馬,會有多少的精銳……”
胡知禮面露沉凝之色,沒有回答,這些事情都是他此前沒有考慮過的。
“如今處于四川府內的羌兵、蒙騎,闖軍,多乘快馬,善于野戰,來去如風,四川盆地地勢開闊,一馬平川,這是他們的優勢。”
“六司的兵馬雖強,但是卻是強于山地作戰,在平原地帶,對上闖軍無疑是處于下風。”
“川中各鎮兵馬不足以作為依靠,各司土兵戰力雖有,但是各部土司互不統屬,難以統合。”
“馬祥麟雖勇,但是威望卻仍不足統領各部,再者馬祥麟并無統領近十萬大軍的經驗。”
“或者是說,整個四川境內,都沒有一人有著統領十萬大軍的帥才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