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銅墻鐵壁?”
陳望一身戎裝,手持長槊,牽引著座下火紅的赤駒。
“真是可笑!”
在他的身后,三千名漢中鎮的甲騎如大雁的羽翼一般展開,擠滿了整個坡地。
而在羽翼的兩側,則是一萬余名全副武裝的漢中鎮甲兵。
舉目望去,只見一片赤紅,甲兵盈野。
就在坡地的前方,則是更多的軍陣,更多的甲兵。
一萬兩千余名山東鎮的鎮兵,兩萬余名原屬西軍的河南鎮甲兵分列而立,呈一字排開,幾乎遮蔽了整個揚州東郊的正面。
山東鎮一師居中,河南鎮兩師據于兩側。
而在他們的對面,是數座橫陳在郊野之上造型古怪,墻壁低矮的堡壘。
這些堡壘正是半年以來,萬民軍征調大量民夫所營建而成的棱堡。
“萬民軍的水師不計代價猛攻我軍沿河陣地,上午時分,左良玉已經領全師兵馬暫時退回了北岸,萬民軍的水師已經進入了揚州的東面。”
胡知禮駕御著戰馬上前了些許,靠近了陳望,向著陳望匯報著近來的戰況。
“萬民軍五營約五萬余人,在奪回東郊之后,就地駐扎,沿河深挖溝壑,修筑營壘。”
近側,除了胡知禮之外,趙懷良、高杰、李定國、劉文秀四將也分立于陳望的近前。
近衛甲騎一直是由趙懷良統領,胡知禮領著中軍部,協助指揮直轄于陳望的兩營官兵。
艾能奇列陣于揚州西郊城外,防備著揚州城內可能的援軍。
李定國、劉文秀兩人則是被陳望調到了近前。
陳望向著兩側看了一眼,所望之處,一眾將校皆是低首垂目以示敬意。
北國的亂局,明廷的失勢,終于是讓他能夠扶搖之上。
他的身側不再只是有陳胡兩氏的親屬,而是多了許多能用的戰將。
就在前陣,馮雙禮、白文選、馬元利,張化龍四將統帥著河南鎮的兩師。
馬進忠與馬岱兩人作為矛頭,立于山東鎮的前方。
這六人或許很多人并不熟悉,但是在歷史上六人無疑都是身經百戰的戰將,或勇或謀,足以獨當一面。
勇者如白文選、馬岱、謀者如馮雙禮,馬進忠。
兩鎮三師,合兵三萬兩千眾,騎兵的數量超過半數,旌旗如林,幟幡如云,將整個揚州的西郊幾乎全部遮蔽。
原先漢中鎮缺乏的騎兵的短板因為左、猛兩鎮以及西軍的加入,已經是被全數的補足。
這一次主攻的方向,毫無疑問,是放在了西郊。
揚州的地形復雜,如果有水師的優勢,實際上是利于守方。
揚州主要的河流共有兩條,一條向南通往長江,一條向東直通京杭大運河。
此前因為時間的原因,萬民軍沒有來得及回防,所以左良玉領著麾下部隊南下并沒有受到多少的阻礙。
而在揚州的東郊,萬民軍也沒有修建多少的棱堡,在當時才會輕易便被左良玉領兵攻克。
“萬民軍有水師的優勢自然會加以利用,東郊丟了就丟了。”
陳望并沒有對于東郊的丟失有半分的意外。
“傳訊左良玉、曹變蛟劉光祚兩人,讓他們領麾下兩師,沿河防守,防備萬民軍北上侵攻。”
“至于劉光祚……”
陳望微微轉頭,向著東面被河水環繞著揚州城,緩緩開口道。
“讓他領著麾下部隊加入對于揚州的進攻,我給他一天的休整時間。”
“一天以后,立即領著麾下的兵馬進駐揚州的北城。”
“傳告左光先。”
陳望牽引著座下的戰馬,向前了些許。
座下的棗紅馬微微晃頭,打了一個響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