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勢力的發展和擴大,沒有任何一個人能夠保證自己的麾下沒有投機之人。
只要運用得到,哪怕是投機的人,也能成為一柄利刃。
陳望并不覺得,自己沒有這個能力掌控小小的一個李青山。
“海州那邊的情況如何了?”
陳望沒有再和孫慎吾去繼續討論內河水師的事情,而是轉而向著侍立在一旁的代正霖詢問。
清軍根本沒有內河的水師,內河水師的發展已經被陳望徹底的叫停。
這一次跟隨著陳望北上的五百艘戰船,已經陳望留下的所有水師了。
余下多余的水兵,全都被陳望調到了海州整訓。
“海州造船廠,第一批戰艦已經下水,按照總鎮此前的指示,依照西式蓋倫船樣式修建,皆為來兩千料之大船,全為軟帆戰艦。”
“教官二十人,其中十三人為荷蘭籍,另外七人為葡萄牙籍。”
“東海水師,暫定兵額三千一百零七人。”
代正霖在翻閱了一下手中的文冊后,回稟道。
“下層炮甲板應有十八斤炮十門,十五斤炮八門。”
“上層炮甲板,九斤炮十六門,六斤炮十門。”
“艏樓,艉樓設近防炮,用千斤佛朗機六門。”
“共計火炮五十門。”
代正霖合上了文冊,補充道。
“依照總鎮此前命令,于徐州,設鑄炮所,在籍炮匠,有夷人工匠五十七人,軍匠一千零四十五人。”
漢中衛到底還是太遠,而且因為地利位置的原因,規模也受到了制約。
所以現在陳望在逐步的將軍工產業東移。
隨著南直隸軍器局的重建,大筆的銀錢灑下,大量的軍工建筑拔地而起,漢中衛軍器局的工匠也被遷移到了南直隸的軍器局。
南直隸的軍器局,也將在不久之后,徹底的接替漢中衛軍器局的職責,成為靖南軍下,以及整個南中國……
不。
嚴格來說。
新興的南直隸軍器局,將會成為整個東亞,乃至整個世界,最為巨大的軍工廠。
“炮廠有薄玨先生坐鎮,如今已經步入正軌,按照薄玨先生的預估,年可產十八斤以上重炮八十門起,余眾小型火炮兩百門。”
“這是第一年預估的年產量,后續年產量隨工匠人數、熟練度,還會提升。”
陳望眉頭微蹙,這樣的產量比起此前,確實已經是一個巨大的增長。
但是現在海軍的缺口,十八斤以上的重炮就在百門以上,中小型的火炮缺口在三百多門以上。
這還是不算供給陸軍的情況,所有的一切,還遠遠不夠。
時間,時間,最缺的還是時間。
如今的中國,實在是沒有給陳望留下太多的時間來準備。
“給鄭芝龍傳信。”
陳望沉默了良久,終于還是做出了決定。
“我要他帶兵去濠鏡。”
“那些寓居在濠鏡的葡萄牙人,忘記了當初的疼痛,越發的目中無人,竟然在膽敢私自修建炮臺,每年上交的稅賦也越發稀少。”
代正霖微微一怔,作為參謀部的總長,他自然是知道濠鏡的情況。
濠鏡的葡萄牙確實在濠鏡修建了炮臺,但是明廷是知曉這件事的,雖然沒有官面上的允許,但是也是因為當地官員的放任。
“濠鏡,是香山的濠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