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國的水師基本都是小船,罕有大船,周邊能夠藏兵地方都檢查了一番,沒有見到有潛伏的火船。”
孫慎吾停頓了一下,有些猶豫。
“李青山乃是李巖舊部,總鎮,此番委任李青山為水師副總兵,讓其獨領一師。”
“戰事有利于我軍之時確實不必擔憂,但……”
孫慎吾的言外之意,陳望自然是聽得出來。
“用人不疑,疑人不用。”
陳望抬起手,止住了孫慎吾后續的言語。
李青山和王浚兩人,都是山東義軍。
在孫傳庭的進剿之下,兩人不得不將所部南遷,與萬民軍聯合。
而后李青山和王浚兩部收到了李巖的改編。
雖然李青山和王浚一樣,都被封為了制將軍。
但是因為關系的遠近,萬民軍的水師,實際卻是被王浚所掌控,他只是作為副手。
當初監察所坐探的匯報,李青山根本就不想合流,只是卻難以壓服底下的各路頭目,此番合流為副,雖然心有不甘,但是也沒有任何的作用。
所以陳望沒有猶豫,暗中派去使者與李青山洽談。
之后李青山果然回信,同時表露了效忠的想法。
陳望之所以對于萬民軍水師戰力極為了解,正是因為從李青山那里獲取了大量的情報。
原本在局面僵持之時,李青山還有些疏遠。
但是隨著戰局的偏斜,萬民軍顯露出了頹勢,李青山的想法便徹底的堅定了。
在揚州之戰的最后,陳功帶領的平南鎮兵馬趕到,徹底了擊潰了萬民軍陸師的主力之后。
李青山毫不猶豫,選擇了倒戈一擊。
王浚被李青山伏殺,使得萬民軍的水師失去了指揮。
而后李青山帶領麾下的兵馬開始追剿王浚的殘部。
所有想要負隅頑抗的萬民軍水師將校都被李青山所殺,其余的人則被李青山收降。
這也是為什么,現在靖南軍水師實力膨脹如此之多的原因。
孫慎吾的擔憂,在于李青山的反復無常。
一旦戰事不利,恐怕李青山會生出倒向清軍的想法。
“如今鎮下水師三分二的舟船都在你的手上,李青山只是山東的水師總兵官,就算是想要反叛,也難以功成。”
“而且……”
陳望神色平靜,目視著河面之上如林般的旌旗。
“我們,也絕對不會輸。”
大勢如潮,洶洶向前,李青山確實是一個不擇不扣的投機者,他和鄭芝龍其實并沒有什么兩樣。
但是只要大勢在他,李青山便比不可能反抗。
就像如此盡心盡力的鄭芝龍一般。
揚州一戰,鄭氏的船隊就在江面之上,看著三十余萬的萬民軍在一夕之間覆滅。
為了展示軍力,陳望甚至還讓鄭芝豹上岸隨軍。
揚州之戰慘烈的戰斗,讓鄭芝豹這位在外洋橫行無忌的巨寇臉色發白,張口無言,心中滿是驚懼。
海戰雖然慘烈,但是一般接站,大多不過是百人之間搏殺。
但是陸戰,超過十萬人以上大規模的戰爭,軍陣之間彼此絞殺,進退維谷,人命如同草芥,已經不能單單用慘烈來形容。
投機者,沒有什么不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