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南的部署,便依照參謀司的安排。”
陳望凝視著沙盤之上遍布的紅藍兩色旌旗。
“傳令中軍。”
“即刻移營。”
“再令左光先,明日四更造飯,五更拔營,移營至濟寧城東,明日午時,我要在城東,見到漢中鎮第四師的部隊……”
左光先麾下兩萬的兵馬加入進來,在濟寧東面的戰場,他可以調動的兵馬,便已經是接近十萬。
陳望下達完了最后的命令,轉過身,重新望向遠方在勁風之中飄搖的狼煙。
現在,留給黃臺吉的時間和機會并不多。
每托上一分,局勢便對于靖南軍越發的有利。
靖南軍的戰爭潛力,根本是清庭難以企及的存在。
黃臺吉自然也是知道這一點。
戰事每延長一點,清軍便會更為虛弱一分。
外藩蒙古的隱患、關寧仍在遼鎮的控制之手,靖南軍出兵山東,還有海上鄭氏船隊對于遼東腹地的威脅,都讓黃臺吉焦頭爛額。
前些時日,遼東的腹地多出都發來請援的軍報。
鄭氏集結了三百余艘海船組成的艦隊自山東登萊北上,沿岸襲擊自金州,而后一路往西北而去,一路燒殺搶掠,直奔皮島。
戰船所過之處,沿岸城鎮盡遭荼毒。
鄭軍分兵數路,如蝗蟲過境般肆虐沿海。
他們登陸后見人就殺,遇屋便燒,手段之殘忍令人發指。
鄭氏的艦隊甚至還分出一支進抵朝鮮,沿岸往東南方而去。
明軍的登陸,在朝鮮境內引起了極大的波瀾,原本偃旗息鼓的朝鮮起義軍,再度如同雨后春筍一般冒出。
清軍的處境已經糟糕無比。
所以,現在擺在黃臺吉面前,唯一一條可選的道路,就是快速的解除濟寧之圍,在正面的戰場之上,擊敗靖南軍。
只等大軍完成了休整,從長途跋涉之中恢復過來之后。
黃臺吉便要立即帶領軍隊南下進攻。
一切,已經由不得黃臺吉自己做主。
大勢如潮,滾滾東流。
被時代裹挾的命運。
終究。
只能隨著時代而沉浮。
陳望的目光向下。
軍令通傳之下,各營早已是人聲鼎沸。
各營兵馬如溪水般涌出營地。
一隊隊軍兵從營門流出,在野地上匯成細流,又漸漸融成大河,繼而向著城東方向滾滾而去。
大風揚起。
旌旗在風中獵獵作響,萬千的幟幡在風中翻卷,匯聚成一片又一片血色的浪濤
陳望站在中軍望臺之上憑欄而立,任憑身穿的蟒袍在風中翻飛。
(濟寧之戰的形勢圖,已經放到了彩蛋章中。)</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