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軍得到了這些火炮之后,裁汰了一部分年久不堪的火炮之后,數量仍然達到了驚人的九十門之巨。
“目前看來,清軍是想要用重炮射程的優勢,來逼迫我軍主動進攻。”
代正霖神色凝重,清軍在重型火炮數量上的優勢,一直以來都是參謀部最為擔憂的一環
如今清軍擺出這般陣勢,恰與參謀部此前推演中最不利的情況如出一轍。
“既然黃臺吉打定了主意想要從兩翼包抄,中央防御,想要我軍中軍主動進攻,那就隨了他的意吧。”
陳望冷笑了一聲,并沒有再繼續站在望臺的欄桿之前,而是重新坐回了后方的座椅之上。
“總鎮……”
代正霖微微一怔,面色微變。
“我等此時進軍,莫不是正中……”
“無妨。”
陳望擺了擺手,淡然道。
“黃臺吉的心思,我實在是再清楚不過了。”
“眼前的一切都是他擺在明面上想要讓我看到的。”
陳望遠望著正北方清軍肅穆的大陣,淡淡道。
“府河雖然不急,但是渡河仍舊是一番麻煩事,清軍的投送能力有限,在短短的數個時辰之間,十數萬的戰兵渡河,能夠攜帶的輜重軍械也有限。”
“清軍此番渡河,攜帶的基本上都是中小型的火炮,八蠟鋪以北傳來的火炮聲音大小幾乎一致,應當就是他們軍中的神威大將軍炮,那些勉強算的上的攻城的重炮。”
“清軍其余的重型火炮形制不一,沉重無比,根本沒有辦法通過浮橋運送,非以大船載運不可,僅是裝船便需耗費大量時間。”
陳望靠坐在座椅上,抬起手指著遠方清軍的大陣。
“清軍想要我軍步隊率先發起進攻,以此占據先機,可以憑借火炮固守,我軍造成殺傷,實在是有些太過于天真。”
陳望目光平靜,遙望著清軍的大陣。
“黃臺吉不知道的是……此戰……我從來就沒有想過固守……”
黃臺吉無愧于后世的盛譽。
若是沒有黃臺吉為清國打下的基礎,壘下的基石。
哪怕是中原天災不斷,劇變不斷,也仍然輪不到清軍入主中原。
清國也終究只會成為史書之上曇花一現的地方政權。
在政治上,黃臺吉的手段了得。
在軍略之上,黃臺吉的眼光更為驚人。
無論是著重于火炮的制作和運用,還是對于八旗制度的改變,都可以稱翹楚,領先于這個時代許多。
僅僅只是賈莊的驚鴻一現,黃臺吉便開始命令麾下的騎軍開始效仿學習起了墻式沖鋒,這一近代騎兵才會使用的戰術。
而后在發現靖南軍憑借銃炮之利連戰連捷之際,便開始大規模的制作火炮,列裝軍隊。
但是時代的局限,到底還是限制了黃臺吉的視界。
此前的勝利,一直以來的慣性,讓黃臺吉更多的看重大口徑,射程更遠的火炮,卻忽略了其中最為重要的一點。
重型火炮確實威力更大,射程也更遠,可以在很多的時候獲得先機,取得優勢。
歐陸戰爭的早期,很多的國家也犯了同樣的錯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