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靖南軍的把總決然的拔出了腰間的雁翎刀,對著身邊的十幾名親衛甲兵坦然笑道。
“殉國的時候到了……”
旋即,他帶著這支最后的預備力量,向著西面那片破碎戰線毅然決然的撲去。
整個空心方陣的完整性正在迅速瓦解。
原本嚴密的四面陣線因為兵力的抽調而變得薄弱,硝煙彌漫之間,一直在外圍游弋窺伺的蒙古輕騎如同嗅到血腥味的鬣狗,立刻趁勢掩殺而來!
他們呼嘯著沖入陣型出現的缺口和薄弱的地方,他們舉起了手中的馬刀,肆意砍殺射擊著任何移動的目標,進一步加劇了混亂。
方陣內部,那些還能移動的傷兵們,奮力的支撐著殘破的身軀,背靠著同伴的尸體或散落的輜重,支起沒有了銃彈的銃槍,試圖做著最后的抵抗。
衣甲單薄的醫護兵們,在沉默之中也是拔出了腰間的短刀……
……
陳望握緊了手中的千里鏡。
鏡頭之中的景象,伴隨著他顫抖的雙手而開始抖動。
前陣軍兵的奮勇,全都被他看在眼中。
都說慈不掌兵,將校不應該被情緒所左右。
但是那些臨死還在奮戰的軍兵們
到底不是冰冷的戰報數字,他們都是人,是活生生的人,把性命都交給他的人!
陳望沉默的看著遠方,他的心如刀絞,但是卻仍舊堅硬。
犧牲,必不可免。
西面,大量的清軍正如洪流一般沖擊而來。
一波接著一波,瘋狂的沖擊著西面的防線。
戍立在西側外圍的周遇懋所領的湖廣鎮第一師,和李定國所領的河南第七師陣地遭遇了猛烈的沖擊。
首當其沖的湖廣鎮一師第三營,和河南鎮七師第二營的部隊,兩營六千余的戰兵構筑了而成的十座空心方陣,在清軍決然的猛攻之下已經有近半瓦解。
本規整的方陣如今只剩下殘破的輪廓,硝煙之間,只能看到無數身影在殊死搏殺。
代表著靖南軍的赤色旗幟在不斷減少,紅黃兩色的清軍甲兵正在不斷涌入、擴散。
清軍先是投入了六千的蒙古輕騎,而后又投入了剩下的四千騎。
借助著蒙古輕騎吸引火力,清軍鑲紅旗和鑲黃旗兩旗的精銳步甲乘馬迫近,而后下馬結成步陣趁勢掩殺而來。
左翼的兩營兵馬,因為排布的是空心方陣的原因,雖然對于騎兵的沖擊有著巨大的抗性。
但是面對著步兵的沖擊卻是顯得異常的單薄,在正面的火力上根本沒有辦法形成壓制。
清軍的步甲得以抵近到了近前,他們的弓箭發揮了作用。
在中近距離之上,火銃對于弓箭完全處于劣勢之下。
這個時代的火銃,一分鐘的射速最多只有兩發,還是在銃兵數量,且沒有干擾的情況之下。
在緊張的戰場之下,哪怕軍兵經歷再嚴苛的訓練,仍然會出現錯誤,因此影響火銃的擊發速度。
弓箭相對于火銃來說,殺傷要弱上不少,但是清軍的重箭威力巨大,在中近距離的威力仍然足夠。
而且最為重要的是,熟練的弓手在短時間內,足以連續射出多箭,造成大量的殺傷。
前陣潰散的大部分兵馬,都是在對射之中落入了下風,而后清軍的步甲一擁而上,蒙古的輕騎伺機而動,最終陣潰兵敗。
“我方掩護騎兵已經壓制了沖陣的蒙古輕騎,湖廣鎮一師已經集結了兩個營的兵力,部署了第二道防線,準備發起反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