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所重點大學分布如今靖南軍直控之下的三座重鎮。
開封的河南醫科大學,由名醫吳又可執掌院正。
徐州的南直隸行政大學,以唐世平為院正。
襄陽的湖廣工程大學,則由薄玨擔任院正。
通過三所學校的名字便可以看出三所學校主要培養的人才。
“職業大學的數量不增,但是規模要擴大。”
陳望看著文書上的內容,輕輕了點了一點。
“每屆千人不夠,每屆擴充到兩千人。”
職業大學的設定和重點大學相差不多,都是細分了專業,不過更多的是基礎的手工建筑專業,培養的基本都是各行各業的工匠,學制也只有兩年的時間。
代正霖的臉上露出了些許的遲疑,猶豫道。
“如果擴招,目前的師資還需要再添一倍,學校的場地也要擴建,銀錢的消耗……”
“錢放在倉庫里面,毫無用處,錢糧要流轉起來才是活水。”
如今各地因為戰亂和天災的影響,市井百業都大不如前。
“擴建校舍要雇工匠,學子衣食需采買物資,教習的薪俸會流入市井,進而讓整個南國乃至天下的經濟重新復蘇。”
代正霖不理解很正常,這是時代的局限和限制,也是這個時代的大多人和國家的選擇。
這個時代與后世不同,國庫之中是需要有一定存銀,以應對很多突發的情況。
但是錢糧也不應該積存太多,錢糧必須要流轉起來,才能夠使得市井百業欣欣向榮,才能生出更多的銀錢。
陳望知道代正霖短期之內難以明白,但是他也不需要代正霖現在就明白。
因為,時間終將會證明一切。
“普通學校的事情暫時就這樣定下來,這些事情全部交由內務司去處理。”
在這個關乎未來的重大決策上,陳望絕不會改變初衷。
“內務司那邊……人手也要擴招了。”
代正霖翻閱了一下手中的文冊,說道。
“內務司那邊,為了接管北國提前擴招了一大批人,但是現在還是沒有辦法完全填上缺口,一大半的人都沒有能夠完成進修班的進修。”
進修班,是在內務司內部開設的專門培養管理人員的學堂,一般一期是半年,兩期為一學年。
剛剛進入內務司的人員基本都是在最低的等級,負責管理文書等基礎的事務。
后續想要晉升,就必須要參加內務司的進修班學習。
完成兩期的進修,才能夠有資格晉級更高的職位。
但是現階段,能夠完成兩期進修的人實在是太少了。
甚至于現在接管北國的內務司官吏,大多都只是接受了半期的學習。
陳望看著手中的文書,下意識的皺了皺眉。
他的起點太低,導致現在他的根基太過于淺薄
十年樹木,百年樹人。
改朝換代不難。
但是改天換地,卻是難如登天。
一切都從頭再來,從頭培養,無疑是需要大量的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