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禎十六年,六月初三,開封。
初夏的晨光灑在開封城頭,昨夜的露水在垛口的青苔上還未全干,整座古城便已在溫熱的風中蘇醒。
南薰門外的官道上,車馬轔轔,蔬果的新香混著塵土氣息,飄進這座欣欣向榮的省府。
護城河邊的垂柳綠得正濃,柳絮早已落盡,只剩下細長的枝條在微風里輕搖。
河水比去歲清明了許多,能看見婦女們在石階上浣衣,槌棒聲伴著說笑傳得老遠。
城門的甬道之外,菜農們擔著滿筐的時蔬,商賈們趕著車架滿載著貨物排著隊伍等待著軍兵的檢查相繼入城,去趕城中的早市。
城墻上還留著前些年景戰火的痕跡。
幾處坍塌的垛口用新磚匆匆補過,顏色深淺不一。
箭樓焦黑的梁柱已經換新,但是還散發著新木的香氣。
可這一切,到底還事實掩不住開封的繁華。
相國寺前早市人聲鼎沸,羊肉湯的香氣從巷口老店飄出,跑堂的吆喝聲格外宏亮。
銀匠鋪里叮當作響,綢緞莊前顧客盈門,而最熱鬧的是便是不久之前新開業的報社。
報社之外,一眾少年早已翹首以盼,將社門圍得水泄不通。
這些少年的眼睛緊盯著那兩扇緊閉的朱漆大門,臉上混雜著期待與焦急,嘰嘰喳喳的議論聲如同清晨的雀鳥。
等到幾名身穿著青色官服的靖南軍文吏走出社門之時,這些少年皆是露出了喜悅的神情,歡呼雀躍了起來。
“出來了!出來了!”
隨著文吏走出社門,一捆捆墨跡未干、散發著濃郁油墨清香的報紙也被抬了出來。
這些報紙被整齊的壘放在社門前的空地上,很快便堆起了一座白色的小山。
“都排好隊!按事先到達的順序來,不許擠!”
一名管事模樣的文吏高聲維持著秩序。
“有擾亂秩序者,立刻開革報童身份!”
聽到文吏的訓斥,一眾報童們再不敢擁擠,立刻乖巧的在報社的門口排成隊伍。
只不過雖然隊伍還算整齊,但是他們一個個踮著腳尖,伸長脖子往前看,畢竟是少年心性有些按耐不住。
一直以來板著臉的文吏看著眼前的場景,到底還是沒有辦法保持著嚴苛,有些無奈了笑了一笑,聲音也溫和了許多。
“都不要著急,一個個來,社里的報紙只要登記在冊的人,都不會少。”
隨著主事的文吏開口,負責登記的文吏也已經坐在了社門前的桌前,隊伍里的少年依次上前登記,將早已準備好的銅錢放在桌面之上,然后換得到了一枚木制的令牌。
負責發放報紙的吏員,則是從少年的手中接過令牌之后,再將捆好的報紙交給了作為報童的少年們。
開封城地闊而廣,報社自然也不僅僅只有一家,同樣的場景在另外的幾處也一并出現。
沒有多久,開封城的大街小巷便響起了報童們清脆而嘹亮的叫賣聲,這聲音如同投入平靜湖面的石子,迅速激蕩起全城的漣漪。
“看報看報!燕國公陳望上奏天子,廢除三餉,永絕加派!”
“驚天新政!士紳一體納糧當差!往后皇親國戚、官宦士紳也得當差交糧!”
“朝廷廢除丁銀,禁止淋尖踢斛,擬定火耗,不允肆意加派!”
報童們的身影穿梭在清晨的霧氣中,他們揮舞著手中的報紙行走在街頭巷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