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時間并不算晚。
雖然在上限上無疑是原本就作為遠洋船只的蓋倫船,更為適合近代的海戰與遠洋航行。
但是構筑一支軟帆戰船組成的艦隊,需要大量火炮,需要大量熟練的水手,依舊優秀的船長。
而這些,都是靖南軍目前所短缺的。
受限于軍器局有限的產能,火炮難以快速的列裝,如今下水的新式軟帆戰船已有十艘,第二批新式軟帆戰船也即將下水,缺口更大。
哪怕是經由薄玨的管理,得到了濠境炮廠全部的工匠,但是也無法在短短的年許之間便營建出一支能夠形成戰力的軟帆艦隊。
水手雖然可以募集沿海會操使軟帆戰船的水手,以及聘請歐洲的水手和海盜作為教官,但是也都需要時間。
而優秀的船長,更是只能在戰火之中歷練而出。
單靠軟帆戰船,難以快速的形成戰斗力,徹底的壓倒鄭芝龍,奠定在外洋的霸權。
眼下,這些自內河轉型的水兵,以及那些經改裝的硬帆福船,仍是他手中不可或缺的力量。
陳望目光轉動,轉向坐在孫慎吾下首的黃蜚。
“東海艦隊如今的情況怎么樣?”
黃蜚被急召回京時,便料到陳望必問艦隊營造一事,早已備好詳實奏報。
黃蜚微微欠身,聲音沉穩。
“回稟國公,東海艦隊現有三級風帆戰列艦十艘,一號福船十五艘,合計戰船二十五艘,水師官兵共有五千六百七十三人,皆已完成基礎海訓。”
“各艦均已配備完整的操帆手、炮手與水手,上月于外海演練陣型轉換,成績斐然。”
陳望緩緩舉起手中的茶盞,輕輕抿了一口帶著淡淡香氣的綠茶。
隨著數百萬兩白銀如流水般投入,海州造船廠在陳望的全力支持下,已匯聚半個中國的能工巧匠,規模擴張至令人驚嘆的程度。
雖明朝目前的造船技藝較歐洲仍顯稚嫩,尚難建造如英國“海上君王號“那般載炮逾百門的巨艦,但在不惜工本的投入下,已成功打造出載炮五十門的主力戰艦。
雖然中國如今的造船的技術相對于歐洲來,仍然欠缺,現階段難以造就諸如英國那般載炮可達百門以上的海上君王號。
但是在陳望近乎不計成本投入之下,仍舊造出了載炮五十門的主力風帆戰列艦。
陳望定下的規格,大部分都是按照十七世紀中后期歐洲戰艦的標準。
符合一級風帆戰列艦的標準,僅有一艘,也就是英國修建的海上君王號。
海上君王號共有三層甲板,載炮一百零四門,排水量達到了恐怖的一千五百噸。
同時期的歐洲,作為主力的戰船,只有兩層炮甲板,基本載炮都是五十門左右,按照十七世紀末的標準,不過只是堪堪達到三級風帆戰列艦的標準,但是現在卻是正經的主力戰艦。
而海州造船廠第一批下水的十艘風帆戰列艦,就是按照這一標準而修建的。
在一級和三級之間,還有二級。
但是如今的歐洲,唯一的一艘二級戰列艦,也在英國的手中。
整個歐洲除去英國之外,再沒有一艘二級風帆戰列艦的存在,只有法國艦隊的旗艦,勉強達到了準二級艦的標準。
現在歐洲大部分的艦隊,都是由三級風帆戰列艦構筑而成。
這個時期,英國是真正的海洋霸主。
整個歐洲現在所擁有的風帆戰列艦,也并不多。
在陳望的記憶之中,現在的歐洲攏共不過只有四五十艘三級戰列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