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社學的構造乃是與其余地方的社學一般無二,自大門而入,便是一處長四丈,寬四丈的院子,也是接下來學子們下學后在此活動的區域。
而學舍則是圍繞院子的東西方向而建,因中間場地空曠,故而在東西學舍外各種植了一排碧竹,此刻仍郁郁蔥蔥,想來也是廢了一番心思。
只不過如今的天氣還是有些太冷,不少學子在原地蹦跳起來,還有些學子想要借著竹子擋一擋寒風,蹦跳聲,說話聲,嬉
笑聲,使得場面很是吵鬧。
“肅靜”
隨著一個面色微黑,看起來很是威嚴的先生一聲令下,諸學子一下子安靜下來。
那先生的眼神銳利的掃過眾人,喝道
“身為讀書人,在此做鳥雀嘰喳之態,成何體統簡直枉費朝廷特意為汝等建設社學之苦心”
先生這話一出,人群中方才最吵鬧的學子們一時面紅耳赤,隨后眾學子紛紛拱手
“學生知錯。”
先生這才收了眼中的銳利,隨后道
“現在,吾會按照方才汝等報名順序,分發號牌,汝等憑號牌入座考試。
考試時間為兩個時辰,鐘聲響起之時,即刻落筆,不得有誤,汝等可有異議”
眾人忙稱無。
號牌的分發速度很快,不多時,叔侄二人便已經拿到了號牌,只不過徐宥齊在乙號學舍最后一位,而徐韶華在丙號學舍的第一位。
徐宥齊看到這個結果,不由面色微變,他還是頭一次和小叔叔分開。
一時間,徐宥齊看著徐韶華的眼神,帶上了無措。
“叔叔,我”
“齊哥兒怎么了”
徐韶華看著徐宥齊面上的無措,笑著道
“呦,莫不是我們齊哥兒還沒有長大,還要叔叔帶啊”
“才不是叔叔你等著看吧”
徐宥齊還未說出口的話被徐韶華一激,直接換了話風,如同一只雄赳赳,氣昂昂的小公雞一般便朝乙號學舍走去。
徐韶華見狀,失笑搖了搖頭,這才朝丙號學舍而去。
這社學不愧是官府出資建設,坐在學舍之中,四下通明,令人只覺得心曠神怡。
最值得一說的,便是學舍之中竟然還放了兩個炭盆,徐韶華坐在第一排,沒一會兒已經覺得有些熱了。
徐韶華身上穿的是新制的棉衣,本就溫暖,故而他將衣襟稍稍松了松,這才不至于太過悶熱。
而像徐韶華這般有新棉衣的學子則是少之又少,方才在院中凍了那么久的學子一進學舍,立馬就被那炭盆給震驚到了。
而后,他們便被這炭盆激發出了留下來的決心。
一時間,整個學舍的氣氛陡然一變。
而等先生帶著考題入內之時,看到這一幕,雖然他面上并無異色,可卻覺得教瑜大人實在神通廣大,一下子便讓這些學子們喜歡上了社學。
“咳,這里是本次的考題,汝等且盡力一試。”
先生說罷,便將準備好的考題分發下去。
徐韶華是第一個拿到考題的,他仔細一看,便發現這些考題都是最為簡單四書五經的對答,以及一些農事節氣的考問。
關于這份考題,徐韶華揣測,四書五經的對答是給一部分在私塾就讀過的學子準備的,而農事節氣的考問則是那些不曾進入私塾讀書的學子。
徐韶華正想著,有一學子起身,結結巴巴道
“先,先生,我,我,不,學生不識字,咋辦”
那學子說完,遂漲紅著臉站在原地,便是那些信息,都是他練了整整一個晚上才硬生生學會的。
但顯然,先生對這樣的情況早有預料
“既是如此,你在此處寫下姓名,然后帶上你的號牌去主考房,會有先生為你讀題,屆時你口述應對即可。”
先生說完,隨后看著滿堂的學子,道
“若是誰有和這位學子一樣的情況,皆是如此。”
如此,一間學舍便去了十人。
而后,隨著鐘聲響起,先生宣布開始作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