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次社學考試的題目對于徐韶華來說實在簡單,四書五經他早已經背誦通達,即便是那些農事節氣,也因為徐韶華沒事兒總喜歡讓爹說說地里的事兒變得容易起來。
再加上徐韶華如今運筆極快,輕松寫意,不過半個時辰,便已經將所有題目都已經盡數答完了。
“先生,學生答完了。”
徐韶華出聲示意,那先生有些詫異,遂道
“你且拿考卷上前。”
徐韶華依言走了上去,將考卷呈上。
先生亦未含糊,遂一字一句的看了起來,本次考題只有短短五十道,待先生一一看過后,直接笑著連道了三聲“好”。
“你且將號牌遞上來”
隨后,那先生直接在徐韶華的號牌上畫上了一個紅圈
“徐韶華,你考試通過了拿著你的號牌去副考房換學子牌吧”
那先生這話一出,徐韶華還未如何,整個學舍內學子的呼吸都是一滯,那先生也直接道
“汝等也可答完后直接呈上,若有合格者,當場可得學子牌”
先生這話說完,眾學子的筆桿子頓時掄的更歡了。
徐韶華含笑向先生道謝后,便抬腳離開了丙號學舍。
剛一出門,門外很是寂靜,想必徐韶華乃是頭一個出來的。
幸而今日學舍為了方便學子,在每間屋子皆用紅底黑字書寫的名稱,徐韶華便尋著名字而去。
而里面,正好是那位在門外登記的先生,他看到徐韶華先是一愣,等看到徐韶華遞上來的紅圈號牌,整個人一個沒坐穩,直接閃了閃。
“先生當心。”
徐韶華關懷了一句,那先生看著徐韶華,愣愣道
“這才半個時辰,你就答完了”
“回先生,是。”
那先生看著號牌上鮮艷的紅圈,忍不住道
“徐韶華,這四書五經你可是都已經學過了”
要知道,這一次四書五經的內容有幾道可是曾經的縣試題目,主打一個偏頗。
除非是能將四書五經皆記下的學子,否則可輕易答不上來。
徐韶華聽了先生這話,斟酌了一下道
“應是學過了吧”
“此言何意
”
徐韶華遂解釋道
“先生許是不知,學生此前就讀于許氏學堂,但此前許氏學堂發生了事情,故而這兩個月學生皆未去學堂讀書。
不過,當初學生的老師曾將一套四書五經及其釋義送給學生,學生這些日子也一直在自學,今日,不過僥幸答完罷了。”
徐韶華這話一出,先生已經一句話也說不出來了。
他當初科舉之時,要是也能如這般僥幸答完就好了
不過,說到這里,那先生直接將一號學子牌交給徐韶華,道
“徐韶華,吾名韓謙,乃是甲號學舍的先生,以后吾便是你的先生了。”
徐韶華一愣,隨后忙接過了學子牌
“是,韓先生。”
“即便拿了學子牌,也莫要急著歸家,社學外的安氏學子舍乃是縣令大人特批的學子留宿之地,你可前去瞧瞧。
待午時三刻,自東西長廊向南走一段便是膳堂,你拿著學子牌可去領些膳食。”
韓謙仔細的叮囑著,生怕徐韶華不知道地方,恨不得直接手繪一副地圖出來。
徐韶華忙謝過了韓先生的好意,只是道
“學生并不急離開,若是先生準許的話,學生可否在此等候學生的小侄來此”
“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