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就很尷尬
但陶土既然和一般的土不一樣總是有它的特別之處,從古代就有陶器出現說明這種不同不是用儀器檢測,而是能用肉眼觀察出來的。
連秋能做得就是多采樣做嘗試。
為了方便,所有的土都是加水團成球再一拍,放到太陽底下暴曬,旁邊用樹枝寫上采集的地點和特點。
至于其他時間,連秋都在積極搜集材料。比如不同大小帶棱角的石頭,不同硬度的樹枝,之前類似柳條的枝條,干草等等。
吃的自然也不用說。陷阱里兔子又多了好幾只,幼鴿直接被放在靠山洞墻壁用石頭壘起來的那一堆。
看起來和它們的窩還是挺像的,反正也不會飛,跑不了。
趕在大雨再次來臨前,連秋終于在傍晚檢查結果的時候發現了一個不同的,呈現類似瓦片顏色的產物,看起來比周圍那些碎裂的黃土塊結實多了,用指甲敲還有清脆的回聲。
連秋快樂
連秋很快用小筐五兄弟把陶土帶到小溪邊,加水和成泥,黃色的粘土雙手揉搓成細長條,繞著一手握拳錘扁的圓盤邊緣向上盤,最后再用泥抹在上面修飾,盡量搞平整。
最后小溪邊出現了一堆大大小小的碗盆杯子之類的。
下一步就是太陽暴曬,然而連秋不能把這些就這么仍在小溪邊,晚上小動物出沒誰知道會變成什么樣,帶回山洞消耗的時間和體力肯定也不少。
連秋決定換一種方式,燒東西除了太陽,還可以用火嘛,本來陶器就是要在火窯里燒的。
她不會做窯,但點火沒問題。
連秋在地上鋪了一層樹枝,把陶土捏成的器物小心放在上面,又繞著它們豎著立起樹枝搭成立體的圓錐,外面又鋪上一層厚厚的干草干樹葉,然后樹枝在木塊表面快速滑動摩擦出火星點火。
下午的陽光依然熱烈,火焰瞬間沿著干草膨脹,連秋被熱浪逼得連連后退,看了一會兒覺得無趣干脆收集了一些類似鐵樹的那種樹木的樹皮。
它的樹皮上毛絨絨的,可以一根根抽出來,雖然只有半條手臂上,一不小心還會扯斷,連秋卻又種直覺,它一定是有用的。雖然還沒有想到可以用在哪里,卻是不妨礙她先收集。
連秋也確實在做這樣的事,因為時間緊迫,她確實是在無腦聚攏物資。
毛絨絨的樹皮豎著疊放在一起,等火焰燃燒殆盡,連秋已經收集了三個筐。
用樹枝撥弄開灰白色還冒著紅色火星的余燼,連秋看到了火堆里黑色的成品。
看著天色已晚,連秋也沒有等它們自然冷卻,直接用樹枝夾著往小溪里滾動,和溪水接觸的那一瞬間發出“呲”的一聲。
過了一會,估摸著溫度差不多了,連秋伸手下水把它們撈出來。
制作的幾十個陶器里,大一點的比如罐子都碎了,小些的杯子和碗也大多留有一些裂縫。
好消息是它們大多數都產生了質變,除了極少數的幾個還頑強保留著黃色能看出原料的外形,其他的都是偏向黑色的紅。
壞消息是能保持完整的只有一個碗和一個碗口大小的碟子,連秋珍而重之的把兩個寶貝單獨放在一個小筐,其余部分填滿了干草和樹葉生怕它們有什么閃失。
其余的連秋也沒有嫌棄。
雖然不記得陶器制作的原理,但做飯搞發酵的時候不是常有把之前做好的加在新做的里面嗎。還有穿越里常說的骨瓷,好像就是瓷器里加骨頭粉。
連秋不知道有用沒用,但肯定沒壞處就是了。她打算把這些產生變化的碎片帶回去砸碎成粉,加在下一次制作的陶土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