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這樣的玄學行為,走在路上的連秋還積極進行反思,想著唯二成品和其他同類之間制作過程的不同。
到山洞的時候,連秋總結出經驗,可能陶器表面打磨光滑更有利于成型。
做那兩個的時候,她少女心發作特意拿旁邊剝了樹皮的圓棍把表面打磨了下,還畫了簡陋的花紋。
下次試試。
還沒等到下次嘗試,把小筐用藤蔓捆起來帶回山洞的連秋在當天夜里迎來了又一次連綿的風雨。
為鴿子湯感動的淚眼婆娑的連秋罵了一聲淦,第二天迎著透過門板空隙的光亮開始了姨媽巾制作日常。
連秋也知道了毛絨絨樹皮的用法。
草木灰,火堆就有,包裹草木灰的外皮,前方的“黃軟軟”樹皮已經早就準備好了,她缺的就是把樹皮連接起來的東西。
一根根把毛絨絨樹皮抽出,連秋捏著它們像捏針一樣把它們穿過黃軟軟的外皮。
可惜的是,這些針并不像現代社會里的同伴那樣堅強,失敗了一次又一次的連秋只能試圖先讓它們穿過一層。
依然失敗多成功少的連秋眼見得已經快到正午,被打擊的心煩氣躁的她把東西一放,仰身躺在床鋪,不知不覺睡著了。
而等她被餓醒,吃完飯補充體力后,當然是繼續啊,不然還能怎么樣。
這次她進化了一點點,從樹枝上用指甲剝下一條樹皮,把外層的灰色部分分開,剩下里面還泛著青色的,這個硬度就剛剛好。
用它戳開小洞,然后再用樹皮上的細絲穿過去打結系緊就可以封邊了。
連秋舒了口氣,做得多了也越來越熟練,明明第一個姨媽巾花了大半天,到晚上的時候已經做了十個。
把它們妥帖放好后,連秋并沒有就此放心,她開始考慮繼續改進工藝的事,畢竟這花的時間也太長了。
從這事上,連秋也發現一個嚴重的問題。
她缺少工具。
她缺少的工具太多太多,只能緊著需求來。
現在她最需要的是針線。
線的話,樹皮的毛打結系在一起勉強可以用,連秋還有點別的想法,一般常見的線,原料是棉花和羊毛。
棉花她不知道,羊毛因為穿越的流行,作為穿越女軍事素養的體現,都會提一筆。
大概是洗干凈上面的油脂,去油她手邊能用的就是草木灰,然后晾干凈拉長使勁擰緊。
這個時候就非常想念山壁那邊的小羊羔。
另一個是針,鋼鐵做的針就算了,歷史課說過的骨針還是可以考慮的。
剛好之前吃得兔子骨頭還在,連秋打開門就著雨水把骨頭洗干凈,隨意找了一根放在平滑的石頭上打磨。
作者有話要說感謝灌溉營養液的小天使安瀾30瓶;
非常感謝大家對我的支持,我會繼續努力的請牢記收藏,網址最新最快無防盜免費閱讀</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