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1雨季記錄的第一天今天的雨很小,真切的體會到什么叫做細如牛毛,所以即使下雨還是撐傘出了門。
這次換了和小溪那邊成直角的方向,結果差點迷路,最后根據樹干年輪稠密判斷,因為不能確定時間,擔心天黑,很沒有安全感,要想辦法計時畫橫線標五角星。不過這次意外也發現了一種熟悉的植物蘆薈。
雨2天色還是陰陰沉沉,肉湯有點吃膩了,只有鹽一種調料是不行的。拆了一瓶紅酒,沒有起子,只能用木片把瓶塞挖開,最后一截還不小心進瓶子里了,漂浮在紅酒上心情復雜。最后還是避開碎渣喝了,睡眠質量變好了。
雨3干煮野菜吃起來好痛苦,想念小青菜、紅薯、山藥
雨4天色放晴,發現常做的那種野菜“碧玉葉子”好聽名字不能改善它的味道旁邊的那棵樹上長了蟲,嚇了一跳。捏死后發現蟲是紫紅色的注1,突然有種奇妙的想法,這個,能不能做顏料呢
連秋坐在走廊的竹桌前一筆一劃認真書寫日記,為了充分利用每一分空間,她在空白頁打了格子,字也寫得比較小。
寫日記的本子來自那個瀟灑的姐姐,前半部分是美男鑒賞史,后半部分被連秋拿來做記錄。
這里要說一下,連秋寫字并不容易,因為時髦的夾在書頁中的筆不是現代常用的水筆圓珠筆甚至鋼筆,而是頗有復古風的羽毛筆注2,連秋在石板上嘗試了好幾次加上原身的基礎才稍微掌握一些訣竅。
連秋算是滿足了好奇心,原來流傳已久的羽毛筆真的就是一根羽毛,不知道怎么定了型,這讓她有了自己也試試的想法。
但墨水她是真的不知道怎么做,只能節省點用。
連秋后來嘗試了用花朵、植物的果實甚至小蟲子曬干碾碎的粉末加水加粘稠的植物汁加草木灰加炭灰加蜂蜜等方式。
蜂蜜是連秋關注花朵的時候跟著蜜蜂發現的,毛絨絨的身體成群結隊的出現簡直讓人毛骨悚然。
但連秋實在很想要,就像日記里說的,嘴巴太淡了。
沒有勇氣也沒有實力的連秋只能清理出隔離帶,然后放火燒,實在非常浪費。
雖然看著蜜蜂的尸體她有一瞬間慎重思考過蜜蜂能不能吃。
嘖,可能她哪里壞掉了。
總之,這么嘗試下來,連秋得到了一瓶墨水,用喝過的紅酒瓶子。她后來用木頭做了個起子,橡木塞總算保存完好。
不過這種墨水寫起來字跡的顏色有點奇怪,還會隨著時間的推移褪色,和連秋拿到的比起來仿佛假冒偽劣。
連秋從沉船搜到的那瓶墨水寫字會帶著香氣,不是錯覺。根據原主的記憶,這種墨水大概用來寫情信。
學到了,學廢了。
筆墨配套,連秋當然也嘗試了羽毛筆的制作。
根據樣品,連秋去薅動物的毛肯定是不行的,可能是因為她出門總是用木棍擊打前路驚走可能有的小動物,至今為止,野雞是沒有見到的。
連秋印象里羽毛根部是有管的,大概有雞鴨鵝鴿子。
在荒島上,她打交道最多的是鴿子。
雖然這個交道非常靈性。
連秋自然選擇了鴿子的羽毛作為原料,成年的鴿子會飛,她沒辦法,但是她可以抄它們的老巢,從石穴里撿掉落。
但是這個嘗試并不是很順利,連秋日記的雨季篇都快寫完了才有了個雛形。
主要是因為她把羽毛根部有點像塑料的部分削成筆尖后并不能流暢的書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