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氏夫人瞧了一眼,告訴她“中山侯夫人就姓費呀,又與世子夫人要好多半是嘉平娘子。”
喬翎下意識地重復了一遍“嘉平娘子”
“這是她的名字,”梁氏夫人笑著道“費家的女兒一向都有清名,世子夫人替你牽線過去,對你而言是件好事,對包大娘子來說也是如此。”
她說“嘉平娘子是費家的小女兒,她年紀最長的堂姐是宮里的費尚儀這位尚儀是以朝天女的名義入仕宮廷的,天后令她教導大公主讀書,她是大公主的老師。”
喬翎了然地“哦”了一聲,算了算,不由得訝異道“她們堂姐妹之間年紀差得不少呢。”
梁氏夫人反倒不覺得奇怪“大家族里都是這樣的,親姐妹都有可能差上幾十歲呢,何況是堂姐妹”
又說“費家其實是官宦出身,嘉平娘子的父親如今正為刑部尚書,中山侯夫人是她嫡的堂姑。她的堂姐又是大公主的老師,兩重關系加起來,所以大公主親自為她做媒,最后嫁到勛貴人家里去了。”
喬翎不由得問了句“嫁到哪一家去啦”
梁氏夫人說“靖海侯府,太叔家,她嫁給了世子。”
喬翎楞了一下“那不就是姨夫家嗎”
京兆尹太叔洪是當代靖海侯的胞弟。
“是啊,”梁氏夫人由衷道“靖海侯府是個挺好的人家了,門風不錯,靖海侯夫人性情豁達,府里的人也和氣,大公主這個媒人做得不錯。”
喬翎不由得輕輕“咦”了一聲“嘉平娘子是官宦出身哎,居然嫁去了勛貴人家”
“倒不是說這兩個集體不能通婚,只是相對還是少咦,中山侯夫人是嘉平娘子的姑姑,也是官宦出身,卻同樣嫁進了勛貴人家”
梁氏夫人短暫地沉默了一下,似乎是在斟酌著該怎么開口才成。
喬翎見狀就知道這里邊一定有事兒,馬上就催問一聲“婆婆快說說看嘛”
梁氏夫人嘆一口氣“你還記得老承恩公吧不是跟你競價買王娘子的那個,是被韓少游砸破了腦袋的那個。”
喬翎遲疑著道“那不就是大苗夫人那倒霉前夫的爹”
梁氏夫人告訴她“那個老王八蛋的原配妻室,就是費家的女兒。去求親的時候,他還很年輕,算是人五人六,尤且沒有暴露本性,又是天后的娘家弟弟,費家就答應了”
喬翎在腦海里扒拉了一下,發現自己沒有對于這位費氏夫人的任何回憶,心里也就有了猜測“后來的結局恐怕不怎么好吧”
“劉家那樣的家風費氏夫人幾乎算是被活生生氣死的。”
梁氏夫人又嘆口氣“她辭世之前,費家跟承恩公府還在打官司,費家要義絕,承恩公府要出妻,最后還是天后發話,順遂了費家的意費氏夫人那時候已經病得要不行了,一直硬撐著沒有咽氣,拿到義絕書,知道死后不會再跟老承恩公合葬,才肯合眼。”
“那之后費家就跟承恩公府老死不相往來了,連帶著兩個外孫也沒再管過,老承恩公死的時候他們也沒去。哦,大苗夫人的倒霉前夫跟劉四郎都是費氏夫人的兒子。”
喬翎聽得有些難過,為早已經辭世多年的費氏夫人,再去想大公主為嘉平娘子做的媒,心里邊便有了幾分了悟。
算是對費家的彌補嗎
費家上一代的女兒嫁給了中山侯。
這一代又有女兒嫁給了靖海侯世子。
喬翎這么想著,腦海中倏然靈光一閃“婆婆,你方才說嘉平娘子的父親正在做刑部尚書”
梁氏夫人頷首道“不錯。”
喬翎想起來了。
之前她坐牢的時候,同盧夢卿聊起過承恩公府的官司。
大理寺卿和稀泥。
御史臺主張殺人者死。
刑部尚書主張杖責八十,然后再流放三千里
最后圣上采取了和稀泥的處理方式。
只是現下再去回想,刑部尚書在寫那道奏疏的時候,說不定用力到紙都要被劃破了
神都城里也關系也真是奇妙,冷不防一根蛛絲牽過來,另一頭居然連在數日之前
喬翎辭別梁氏夫人,回正房那邊去給毛叢叢回帖,如無意外,到時候她會去的。
想了想,又寫了一份給包真寧,到時候她早一點出發,往包府去接上她,兩人一道往中山侯府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