喬翎這話說得真心實意。
太叔洪的確叫崔少尹多帶帶她,但是怎么帶,如何帶,可就有的斟酌了。
她作為一個憑借勛貴出身空降到京兆府的人,崔少尹這樣寒門出身的文官,敬而遠之才是正常的,結果真的遇上了案子,卻如此細致謹慎地詳細解說給她聽,過后又第一時間把龐氏給提出來
能有這樣的同僚,其實是一種福氣。
崔少尹連連推辭“這就太過譽了。”
底層出來的官員,再不勤謹一點,要怎么出頭
又去看第二份卷宗。
這一份看得更快,因為相關的記述很短。
某年某月某日,什么時辰,在神都城內哪個臨水區域,兩位貴人為爭奪頭魚大打出手,賣方因此事受到牽連,也挨了幾鞭子,傷到臉,留了疤。
所謂的頭魚,就是漁網撒下去被打上來的第一條魚,許多人爭相競價,倒不是為了吃魚,而是圖個彩頭。
那主持頭魚競價的是個某個富商家里的兒子,在外邊也是有頭有臉的人,只是被打了幾下也就算了,但因此事壞了臉,那可就是大事了。
兩家協商未妥之后,案子報到了京兆府,那傷人的少爺被緝拿了,但后邊就再無記載,草草結案了。
喬翎說“我去京兆獄那邊翻過記檔,有這個蔡十三郎入獄的記載,卻沒有出獄的記載”
崔少尹嘆息道“這個蔡十三郎怕只是來京兆府打個轉,掉頭就出去了。”
喬翎不由得道“那獄頭和獄卒那邊,也早就被打通了”
崔少尹失笑道“你說呢”
喬翎也知道自己是說了一句廢話,不由得輕輕嘆一口氣。
崔少尹撿起筷子里握住,準備開始吃飯“太叔京兆上任之后,就開始著手清查整個京兆府,神都治安糜爛成了那樣,難道只是獄頭和獄卒們的過失嗎要是前任京兆清正廉明,他們難道敢在太歲頭上動土無非是上梁不正下梁歪。”
喬翎問“前任京兆呢”
崔少尹答得言簡意賅“太叔京兆清查結束,奏明罪責,圣上下令把他砍了。”
喬翎忍不住“咦”了一聲“只要不涉及到自家那些臭魚爛蝦的親戚,圣上理政還是很麻利的嘛。”
“是啊,”崔少尹吃了口饅頭,咀嚼下肚之后,告訴她“咱們圣上的脈,其實也挺好摸的,只要你能辦事,哪怕乖張不遜一些,他也就笑一笑過去了,對待那些特別有能力的,更是極其優容,但要是辦不了事,那可一點都不會客氣。”
喬翎點點頭,也拿起筷子開始吃飯了。
兩人吃到一半太叔洪才匆忙過來,瞥一眼瞧見旁邊還擺著兩份卷宗,就問“遇上存疑的案子了”
喬翎就簡單講了講,而后道“崔少尹都幫我剖析過了,我盤算著,蔡十三郎那邊兒,是不是得去苦主家瞧瞧”
雖然很可能是晚了,但總歸也比就此掩埋來得要好。
“蔡十三郎啊”
太叔洪端起碗來喝了一口湯,神情隨之變得微妙起來。
崔少尹借著衣袖遮掩,悄悄告訴喬翎“太叔京兆又要開始說八卦了”
喬翎也不由得將耳朵豎了起來。
果不其然,太叔洪在品味完“蔡十三郎”這四個字之后,便愉快地打開了話匣子“蔡家不過是個尋常門庭,因為出了一個能人,整個雞犬升天了”
他說“右威衛大將軍蔡和,是蔡十三郎的兄長,說是兄長,可實際上哼哼”
喬翎很配合地問了出來“實際上是什么”
太叔洪冷笑一聲“怕是他親兒子”
喬翎饒是早先心有猜測,這會兒真的聽到,也不免吃了一驚“啊蔡大將軍與庶母通奸”
太叔洪豎起一根手指來晃了晃,緊接著面帶一絲古怪的微笑,侃侃講來“蔡大將軍早年在鄉中殺過惡霸,被官府通緝,不得不遠走他鄉,后來南下從軍,建下大功”
“圣上很賞識他,一力將他拔擢起來,為他賜名為和,又下旨加恩他老家的父母,令有司多加撫恤。”
喬翎道“這挺好的呀,后來呢”
“好什么呀,事情就壞在這兒了”
太叔洪又喝一口湯,緊接著津津有味道“蔡家原本只是個尋常人家,蔡大將軍在外邊出生入死闖出來一份功業,連帶著整個蔡家都飄起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