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確實不是特意聽的墻角,按照他的習慣出行一般都有些排場的,但是也正如他所說,太皇太后身體不好,也不知道什么時候是在休息的狀態,因而每次到慈寧宮他都會收斂,甚至放輕腳步。
別說是太皇太后,之前佟佳皇后危重的時候他也是如此。
他愿意的時候確實可以很體貼。
不過一開始是擔心影響太皇太后休息,后面那就單純是見里頭氛圍不錯,他也有些好奇她們在聊些什么,畢竟他已經很久沒有見太皇太后和小輩家眷這樣親近了。
雖說之前她老人家還沒病重的時候就和阿云相處的還不錯,但是也遠遠沒有如今這般親近。
聽了一耳朵康熙也差不多知道些緣由了。
誰都喜歡和認真不敷衍的人聊天。
從前嚴綺云位份低的時候說話即便需要反復斟酌不敢大意,也會在和他交談的過程中表達自己的想法。
而一個人是在敷衍還是在真的和你溝通,其實對康熙以及太皇太后這種心眼多的人來說是很容易看出來的。
最重要的是,也不是所有人都有閱歷和他們接上話。
“太皇太后近日深思清醒許多,今日還吃了不少東西,我聽她老人家億往昔,當真是段崢嶸歲月。”嚴綺云頗為感慨的說道。
不得不說,太皇太后深思清晰的時候,條理還是很不錯的,往事徐徐道來確實引人入勝。
若是嚴綺云只是原主,那肯定只能附和了,畢竟作為普通旗人家出身的原主并沒有那么多渠道去了解幾十年前的歷史,說不上來什么。
但是她身居高位后看的書里面自然也是包括清朝如今修訂的一些舊例”“舊史”,這一點康熙倒不會禁止。
比較犯忌諱的在這會兒其實只有明朝的相關史書,一個不小心就有可能被判定為有反清復明之心。
就這還是漢人比較忌諱,嚴綺云這會兒是旗人,還是康熙的女人,所以即便是明朝一些歷史相關的書,她都看過兩眼。
有些和后世流傳的也有區別,畢竟歷史是由勝利者書寫的,不管是哪朝哪代的歷史,都逃不脫被刪改的命運。
因而嚴綺云在數百年前的現在看到的,也有不小區別,倒是有意思的很。
“你還是一如既往的耐心又體貼,近日朝中事忙,也辛苦你日日替朕在皇瑪嬤面前盡孝。這些年下來,你性子倒是也沒變太多”看著慈寧宮的暮氣沉沉,康熙忽然有些感慨。
說來有些人的性子就不是能用單一的詞來概括的,比如嚴綺云。
她第一次入康熙眼的時候,是個懂些詩書的柔順女子,但是后來的她是活潑的、穩重的、耐心的,又能替他管好宮里的大小事兒。
似乎用怎樣美好的詞語她好像都可以。
“萬歲爺這就是折煞臣妾了,臣妾作為小輩盡孝本就是理所當然的,何況萬歲爺雖是國事繁忙卻也時時惦念太皇太后的身子,臣妾既心疼她老人家身體不適,
也心疼萬歲爺諸事繁忙,又怎能不多盡些心呢。嚴綺云很是真誠的說道。
她說心疼是假,但是她做事的邏輯倒是和這話對應的。
康熙忙碌的時候她永遠不會擺出一副悠閑度日的樣子來,開玩笑,比上司悠閑,還是比小肚雞腸的上司悠閑,那是多想被穿小鞋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