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這一套行為邏輯還是很吃得開的,情真意切行動也到位的情況下,心里想的即便不真誠又如何。
先不說沒人能知道她心里想什么,就說很多事情本身就是論跡不論心的。
便是真正的血緣親人晚輩,又有幾個人能日日耐心的聽那些憶往昔呢。
說實話,嚴綺云這話康熙心里聽著是很舒服的,不同于有些人嘴里說的“為他分憂”,嚴綺云這些年至少宮里的事情確實是做到了為他分憂。
而且他看在嚴綺云的份上抬舉的萬琉哈一家也幾乎沒有鬧出過什么不好的事情來。
“還是阿云你細心,我都忘了,前些日子太醫署整理出來的那些藥膳房子也是你安排人去做的吧。”康熙這想起一個人的好時,一下能想起很多事情。
算算年歲,康熙今年也將近二十五歲了,放在這會兒平均年齡剛過半的時代,即便是在富貴人家,這一輩子也算過半了,以康熙算是高強度的工作量,確實是不如從前了。
更何況嚴綺云找人整理出來的這些藥膳房子在養生上確實挺不錯的,她自己偶爾也挑著味道的吃點。
“您都說得臣妾不好意思了,說來近日天色好,太皇太后今日同我說想出去曬曬太陽,臣妾也不懂多少岐黃之術,倒要問問太醫此舉可否。”嚴綺云不確定康熙是什么時候來的,不過這算是挺重要的事情,還是得先和他通通氣。
康熙對此自然沒什么意見,兩人說著便沿著慈寧宮外那條宮道,一路話著家常走到了永壽宮和啟祥宮外頭那岔路口,后頭兩人帶的宮人都是輕聲細語放輕腳步跟著。
按理康熙要去乾清宮的話,她們就得在這里分開了,近些日子因為太皇太后的病情以及前朝繁忙的事務,便是嚴綺云也少有能私下被康熙召見的時候。
倒是常常能在慈寧宮遇見,可見兩人去的都挺高頻率。
“走吧,今兒去你的永壽宮坐一坐,算來也有幾個月沒去你那兒了,也不知道又有什么有意思的新玩意兒。”康熙說著,便腳步一轉往永壽宮去了。
康熙此言自然不是托詞,就算如今沒有意外的話,紫禁城她們待的時間都比較短,可是永壽宮的布置以及其他東西嚴綺云還是經常會有些更改和變化的。
她其實不是很喜歡一成不變的生活,別看她自從獲得了簽到打卡后這么自律,但是自律只是生活的一部分,其實若要深思量,自律也不影響精彩的生活。
可惜,一成不變才是宮里的常態,否則一說起宮斗為什么沒人覺得不合理呢,因為真的很無聊。
也就是嚴綺云致力于給大家找樂子以及康熙其實不太喜歡看宮斗的樂子,否則這宮里可不會像
現在這般平靜。
前年為了讓自己和胤祈在雨天也能有個在外活動的空間,永壽宮正殿門外頭新修了一個室外的穹頂,在下雨的天也不用完全悶在屋里,有時候嚴綺云看看書寫寫字什么的,光線也好一些。
如今這穹頂下面被嚴綺云掛上了些竹制的風鈴,只要有風吹過,就會有一陣清脆的碰撞聲。
當然,晚上還是會收起來的,不然就太擾人清眠了。
而進門后除了原本栽種的樹以外,嚴綺云又加種了一株自己喜歡的桂樹還有爬山虎,前院角落里面就是那個翻新過幾次的面包窯。
便是如今使用頻率也不見少,只是比嚴綺云一開始給出的圖紙要更加精細實用了不少。
如今這面包窯早已不是宮里獨一份的東西了,這些年別說大臣家中,便是平民百姓家有些生活水平不錯的也會修一個,不需要太多的材料,用途卻是不少。
因為后頭也是嚴綺云的地盤,所以嚴綺云也就沒在前面留下太多的閑置空間,反而各種秋千之類的玩意兒都沒落下,顯得還是挺亂中有序的。
至于要活動身體之類的,她就會后殿門口的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