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于也不將他這個君父放在眼里。
幾相疊加在一塊兒,別說是康熙,嚴綺云要攤上這么個兒子都得氣瘋了。
不過嚴綺云仔細想了想,她也養不出這樣的孩子就是。
康熙一生氣就要罰人,在場的這些人一個也跑不掉,哪怕是剛剛在拉架的其他阿哥們,原因是沒拉住。
先是太子身邊的宮人、哈哈珠子還有今兒校場上的騎射師傅每人挨了五個板子,聽著不多,但是挨板子這個事情吧既不好看不說,不管幾個都要痛好些時日。
而其他阿哥身邊的人倒是沒被牽連,他們自己喜提有一篇五百字檢討。
這檢討還得怪嚴綺云,當年胤祈做錯事,嚴綺云就罰他寫一百個字的檢討,好死不死的被康熙給瞧見了,他看了胤祈的檢討后頓時覺得頗有教育意義
于是,其他阿哥們偶爾也能收獲這樣的懲罰。
可別小瞧這五百字,放在后世寫白話文的時候,五百個字的檢討都不好湊,更別說這會兒還是文言文,少不得一番引經據典才夠字數。
最重要的是前提是他們得有錯啊
這個事情本質上太子全責,但是康熙不這么覺得,太子自己也不這么覺得,那以現在的情況來說,那他們就是有錯。
但是他們又不能真認下自己有錯,所以這篇檢討的難度可想而知。
而在場的所有宮人,就算沒被打板子,也被罰俸一月。
至于太子的懲罰和其他皇子并無區別。
怎么說呢,即便是嚴綺云這樣好心態的人,如果遇見了這樣的事情也一定會不服的。
所以胤礽歷史上被二廢二立實際上很早就有苗頭,而他的結局和他自己的選擇以及康熙的教育方式還有他的成長環境都有關系。
我們的“清湯大老爺”康熙斷完官司后就把寶貝太子領走了,大約是覺得有些話當眾不好罵,有損儲君形象。
不過其他喜提檢討一篇的阿哥們也“因禍得福”,收獲了一下午的假期,因為騎射師傅挨了打,起不來身了。
雖說得了假期,可沒有人開心,連暗喜都沒有。
今天這個事情誰心里頭都不太舒服。
康熙和太子走了之后,嚴綺云就是這里最能拿主意的人之一,而且對于這些宮人她本身就有協理之責。
康熙打完板子把人一扔,嚴綺云就得給她收拾爛攤子。
先找人把宮人們全抬去自己屋里,然后讓太醫院給開了點常規用藥,至于騎射師父們大多都是貴族出身,這會兒還得叫內務府找人給他們送出宮。
嚴綺云的手不管暗地里伸不伸的出去,至少明面上是不能伸的。
人都料理了,原本圍在一塊兒互相關心對方有沒有事兒的阿哥們也寒暄完畢,準備回去寫檢討了。
胤祈自然是收拾了自己的書本之類的,讓兩個哈哈珠子回家去后,自己才跟著嚴綺云回了永壽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