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丁之都,凱撒大宮殿。
漆黑的天幕出現白色的星艦,地面狂震,巨雷轟鳴,那是教宗的法艦“諾亞方舟”,每座艦身上都印有手持烏列爾之劍的六翼熾天使的花紋。法艦上數百盞雪亮的照明燈一盞盞亮起,霎時天地間燈火通明,仿若神靈睜開祂的眼睛,天使在人間顯圣。
圣座蒞臨。
奧丁還沒入睡的居民自然見到這宛如神跡的一幕,他們激動地沖出家門,朝那艘法艦脫帽致敬。
雪萊也激動地在胸口畫十字“早就聽爸爸說,圣座可能會來奧丁,當時我還不敢相信,沒想到居然是真的。”
拉斐爾沒說話,他遙望著懸停在天幕上的“諾亞方舟”,法艦卷起凜冽的疾風,他蒼白的長發在夜色中狂舞,森冷的氣息一絲絲地從他身上透出來,天地都仿佛沐浴在神的光輝中,唯有他的周圍被黑暗吞沒,漫天星辰在他瞳孔里映不出一絲色彩。
身旁的雪萊完全沒注意到拉斐爾的臉色,反而催促道“你哥哥讓我們趕緊回去,說不定是圣座要見我們呢,快點,別怠慢了圣座。”
拉斐爾默不作聲地收回眼神,他跟在雪萊身后,朝凱撒大宮殿走去。
早在幾十年前,奧丁的居民還沒有如此尊奉教宗,琿曼共和國也并不是如今的共和制政體,而是由數十個小星系領主組成的君主制國家,由阿斯特萊王朝統治,鷹面獅鷲的旗幟昂揚地飄蕩在整個銀河系的宇宙中。
現在的星域網上喜歡玩一個很常見的梗教皇他有幾個師
但在阿斯特萊王朝的末代皇帝約瑟夫當政的黑暗時代,梵蒂岡的圣廷還真有幾個師,在自由聯盟和阿斯特萊王朝作戰期間,軟弱的帝國軍無力抵擋聯盟軍猛烈的進攻,節節敗退。
阿斯特萊王朝危急存亡之秋,教宗手下的十字軍隊主動承擔起抵抗自由聯邦和星盜的聯盟軍的重要職責,那些烙有天使圖案的戰艦數次擊潰聯盟軍的圍剿,保護帝國居民的人身安全。
格里高利十三世便是當時在任的教宗,他組織十字禁衛軍抵抗聯邦軍,將拋棄自己土地和人民的星系領主處于絕罰和審判,給遠在自由聯邦的大牧首遞出停戰協議這一系列的舉動都讓他表現得不像個崇尚和平的牧者,更像個擁有鐵血手腕的君主。
歷史上不是沒有過“君主型”的教宗,曾經發動第四次十字軍東征的依諾增爵三世便是中世紀權勢最大的教宗,這位大教宗推廣神學家圣伯爾納多提出的“雙劍論”,利用霍亨斯陶芬家族和韋爾夫家族爭權的機會,迫使德意志和意大利地區的領主歸還屬于原屬教皇國的領土;扶持來自西西里的腓特烈二世登上神圣羅馬帝國的帝位讓整個西歐都臣服于他的威嚴下。
比起普濟眾生的圣人,這些激進入世的舉動都讓依諾增爵三世更像普世意義上的鐵血君主,后世也稱他為“萬皇之皇”。
可惜一切的權威和榮耀都伴隨他的死亡而煙消云散,依諾增爵三世死后沒能得任何追緬,而后世圣廷的修士也羞于提及他這個不符合普世價值觀的教宗。
格里高利十三世和依諾增爵三世一樣表現得更像普世意義的君主,但彼時的社會環境遠不是中世紀時期那么簡單。
由于教宗組建十字禁衛軍反擊同盟軍,如今琿曼共和國的大部分領土得到保存,圣教也是從那時大規模擴展,很多信徒便是經歷過那次滅國之戰后開始轉而信奉天主教,他們堅信那些印有天使紋章的星艦,便是傳說中天使的化身。
因為圣廷的插手,搖搖欲墜的阿斯特萊王朝以一種極其危險的姿態勉強茍活下來,而于此同時,一種新興階級正在帝國內部涌現,后世稱他們為共和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