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了,封立丞相的事情就此作罷。”未幾,到底是太妊再度打破僵局,無比心累地擺手道:“不過姜尚畢竟是聞名西岐的賢者,也不能隨便安排一個官位就打發了。
這樣吧,自即日起,擢姜尚為西岐國議政上大夫,有權對國內的大小諸事發表自己的看法。當然,對于政事,僅有建議權,沒有決定權。”
伯邑考對這條任命很不滿意。
西岐封國之前是沒有什么議政上大夫的,為姜子牙生生創造出來一個新的官職,這本是就是一種過度優寵。
更令他坐立難安的是對方職責管的太寬了,對封國內的大小諸事都有建議權……這權利很容易就會得到百官們的拉攏和擁簇。
屆時當姜尚積累夠了人脈和支持,自己再阻止對方晉升丞相的時候,百官們還會保持緘默?
姬發對這條任命同樣很不滿意。
當下這個時代,連舉孝廉這種選官制度都沒有,更別提什么科考取士了。除了那些有深厚背景的官二代之外,一介素人想要當官就一個途徑:養望,養清名!
因此這個時代經常會發生那種大賢在深山著書多年,一朝出山,便身居高位。比如說幫助商湯定鼎天下的一代明相伊尹,就是最顯著的例子。
要知道伊尹的父親只是一個奴隸廚師,他的母親更加卑賤,是一個采桑養蠶的奴隸,但他養望多年,使得自己的名聲傳遍四方,就如同今時的姜尚一般。
彼時求賢若渴的商湯王聽說了他的賢名,當即備上厚禮,三番五次的去請他入世,由此伊尹便一步登天,沒過多久就成為了殷商的丞相。
沒道理前人能做到的事情,后人就做不到吧?
伊尹幫助商湯建立了殷商基業,他姬發也需要姜尚成為國相,幫助他一統**啊!
一個多時辰后,心力交瘁的太妊宣布散朝,將所有憋屈都深埋心底的姬發帶著姜尚前往自己的府邸,一路之上,強顏歡笑,看的姜尚都有些不落忍。
“公子不必如此,一時的得失不算什么,只要我有足夠的能力,再加上公子你的支持,沒人可以一直壓著我。”沉吟片刻,姜尚還是安慰道。
姬發搖了搖頭,嘆息道:“我難過的原因不止是因為道長您沒有獲得丞相位置,還有我兄長的變化。
在我印象中,兄長一直以來都是個溫文爾雅的謙謙君子,不爭不搶,悠閑度日。
可最近不知怎得,忽然間就性情大變,變成了一幅完全陌生的樣子……
我現在甚至都懷疑,兄長的身軀內,住著的,還是不是他的魂。”
姜子牙道:“依我所見,大公子并未被奪舍。之所以性情大變,要么是因為受人蠱惑,激發了權利**。要么就是他之前的一切都是偽裝,目前得到了一份可以令他安心的保障,故而便卸下了臉上的面具!”
(ps:按照大綱節奏,這個副本沒多少劇情了,又該提前準備下個世界的大綱了,可我現在還沒想好下個副本選啥,頭發都抓掉了,難搞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