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惜肥鵝不賣相關的技術,從80年代末期,他們最后一次飛行,航天飛機相關的技術他們并不出售。”
“如果他們出售航天飛機相關技術,我們在太空領域也許可以節約時間。”孫愛國對于空間站還有把國旗插上月球,雖然心里很期待,但是也知道難度很高。
“其實航天飛機并沒有他們想象中的那么省錢。”這個事情劉海最有發言權,正是因為航天飛機看起來高大上的東西,結果把白頭鷹差點拖垮了。
白頭鷹的航天飛機,每次飛行需要幾億美元,一共飛行了100多次。
得到的結果又是什么?
得到的結果就是把肥熊拖垮了,從政治層面上來說,這就是一場勝利,但是從經濟層面來說,航天飛機的性價比并沒有后面的返回艙高。
航天飛機設計的初衷就是為了降低太空活動的成本結果反而拉高了。
而且危險性也很高。
當然不可否認的是,航天飛機這個項目,白頭鷹是最成功的。
肥鵝的航天飛機其實在某些程度上來說比白頭鷹更成功。
肥鵝的航天飛機比白頭鷹更成功,就是因為它有后發優勢。
可惜的是肥鵝就進行了一次的太空飛行。
肥鵝的航天飛機在80年代末期執行了一次太空飛行任務,并且是無人性質的。
這次測試的數據比白頭鷹的要好多了,可惜的是肥鵝在80年代末期就分家了。
在2020年的時候,在三德子那邊的博物館還有一架肥鵝當年的航天飛機。
在哈薩克斯坦的發射場,還有一架航天飛機就在那邊成了廢品。
“說的也是。”對于這方面孫愛國也有所了解,以前白頭鷹每次發射就要幾億美元,如果現在我們來做,一次恐怕也要接近十億。
有這么多錢干什么不好?
有這么大一筆錢,用在國內的基礎設施上給農村偏僻地方修公路,能夠帶動多少的經濟。
現在我們國家的首要任務就是要讓所有人奔小康。
要努力提升偏僻的地方的交通,教育,醫療。
當然太空這方面也不能放棄現在火箭可回收技術的成功,能夠大大降低這方面的成本,還能夠掙國外的錢。
按照劉海的估計,在2010年的時候,我們應該就能登上月球。
因為現在我們的經濟發展十分健康,并不像上輩子經濟發展是靠掏空居民的錢包,靠房地產。
看似龐大的經濟增長背后,是大多數家庭背負的債務壓力。
現在我們的經濟主要是制造業以及科學技術,特別是半導體以及通訊行業后面能夠給國家帶來多少的收入,帶來多少的就業崗位。
歐洲那邊以后只能發展互聯網經濟,金融業。
實體制造業,他們越來越不行,說實話實體制造業沒有互聯網,沒有金融行業來錢快。
再加上歐洲本身各個國家之間的一些利益糾葛,哪怕是歐洲成了歐盟,他們國家之間也是互相矛盾不小。
并且歐洲還面臨著一個問題,那就是一邊是肥鵝,一邊是白頭鷹。
歐洲他必須要制衡這兩家,如果這兩家但凡有一家再次崛起,那么歐洲他的日子就不好過。
歐洲的地緣政治決定了他必須要壓著肥鵝以及白頭鷹。
這樣他就更加離不開我們這邊的制造業我們的商品。
用我們的商品去沖擊白頭鷹的制造業。
然后用中東的能源去沖擊肥鵝的能源。
肥鵝如果在能源出口上賺不到太多的錢,那么他始終別想發展起來。
對于太空方面的發展劉海沒做什么建議,因為自己對這方面不怎么懂,雖然知道大方向,但是沒必要去做這些建議之類的。
上級部門不缺聰明人,現在我們有錢有技術,肯定會往太空方面發展。
別的不說,就全球導航系統,就比歷史上出來的要早太多了。
歷史上,我們在全球導航系統方面吃了好多西方的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