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居正抬出這兩條,陳以勤縱然心頭仍是不悅,也只能收了不滿,悻悻地跟了上去,嘴里還不得不自嘲一番“嘿倒要承太岳老弟照拂我這張老臉,高肅卿當年是進士及第,我陳某人可只是同進士出身,他庶吉士散館為編修,我庶吉士散館只做檢討,自來就差了一等,可比不得他,比不得他”
其實陳以勤脾氣雖然不算太好,但人終歸不傻,他知道就張居正剛才的那番話來說,其實前面都是廢話,這哥幾個打交道不是一年兩年了,誰還不清楚誰的資歷只有最后那句話的意思才真正重要今天這里的情況,皇上都看著呢,這時候給高某人什么臉色,那可就等同于給皇上什么臉色了。
給皇上什么臉色好呢
閣臣可不是言官,甚至不是普通文臣,給皇帝臉色是能開玩笑的事嗎也不想想前兩年先帝還在時,群臣過的是什么日子那真是整天盯著看皇帝的臉色都生怕自己看走眼吶今上雖然仁和寬厚,他老陳的確也是帝師之一,可帝師和帝師也是有親疏高下之分的,要說在今上眼中的頭號帝師、天下第一忠臣、第一良相是誰,那絕對只有一個人選高拱其余人等嘛您老請移步,對,沒錯,去那兒靠邊排隊。
這三位一挪步,六部、都察院、翰林院等在京有些頭臉的官員們見三位閣老已經一齊迎上前去,不管心里是什么滋味,也都只好魚貫跟進。其實也沒什么好考慮的,既然來都來了,還要拿捏什么架勢不成反正跟高拱結下深仇大怨的那三位關鍵人物,現在都有了著落,跟自己沒什么大關系
首先是徐階,這位勉強也算是功成身退,作為當年“倒拱”的“主謀”,在趕走高拱之后沒多久,自己便請辭歸田,現在早已回松江老家優游林下、安享晚年了。而且徐老大人身負海內之望,就算退隱田園,其一舉一動也是舉世矚目,要對付他可不是鬧著玩的,高拱就算強勢回京,眾人心里估摸一下,覺得也應該不會把徐華亭怎么著。
接著就是在上次攻倒高拱過程中至關重要的兩員干將胡應嘉和歐陽一敬。
胡應嘉當初彈劾楊博因私憤貶斥言官,包庇同鄉,導致了連環變數,最終高拱被徐階挾言路之力逼退,而胡應嘉自己當時外調建寧推官。高拱去后,由正七品建寧推官一舉高升為從四品湖廣布政使司左參議,絕對是春風得意。不過據說他得知高拱起復的消息后,已經連夜上奏,請辭一切官職,不過由于時間太緊,暫時還未得到答復。
如果說胡應嘉被高拱起復嚇得立刻辭官還情有可原,那么有著“罵神”之稱的歐陽一敬就只能被人恥笑了。
這位仁兄原本戰績顯赫他此前彈劾三品以上文武官員二十余人,并侯爵一人、伯爵兩人,這些人的結果是“皆罷”,因此被人私底下稱之為“罵神”。
而歐陽一敬最大的戰績就發生在隆慶元年正月的京察風波中。當時因楊博“包庇山西籍官員”受到胡應嘉彈劾,正式引發徐黨和高黨的爭斗。罵神歐陽一敬顯然不是自甘沉默之輩,當然要參與其中,不但參與,而且將高拱比作北宋奸相蔡京,更在傳言胡應嘉要被罷免時揚言“黜應嘉不若黜臣。”結果成功逼退高拱,其后又將高拱弟子齊康彈劾罷官,為徐階一黨取得了一次看似十分輝煌的勝利。
誰知道,被“洶洶民意”狼狽擊敗的高拱居然還能起復,這完全震驚了此前大開無敵模式的歐陽罵神。歐陽一敬就像被敲碎了殼的雞蛋,蛋黃流了一地他如胡應嘉一樣,在得知消息的當天就辭官回鄉,而且比胡參議決絕百倍他是不等答復,直接掛冠而去。哪知還沒走到一半,這位大牛人居然驚懼而死了這死法就有些尷尬了,畢竟人家高拱還啥也沒說,啥也沒做呢,您老就自己把自己給活活嚇死了,膽色未免有些難看。
當然這事兒如果反過來看,能把對手嚇得辭的辭、死的死,高中玄威名之盛,倒也可見一斑。唯一可慮者,這威名是好是壞,有些難說。,請牢記:,免費最快更新無防盜無防盜</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