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務實并不知道這個情況,也沒覺得進個書房就怎么了此前他在新鄭老家的時候,高拱的書房他哪天不進啊
當然,他也知道高拱的書房規矩不小,主要是因為高拱是個筆耕不輟的人,常年有許多文稿在書房里放著,那些文稿有些是他政治理念的闡述,有些經濟思想的表達,有些是治國理政的記載,有些是學問研究的思考,后世曾總輯為高文襄公文集高拱對于這些文稿并不是每日整理,而是想到了就寫下,寫下了先隨意放在那兒,隔一段時間拿出來再看看,看完之后如果有需要修改的就再修改修改,確認無誤的才會整理起來在專門的位置放好。因此,他的書房不允許人隨意亂動。
進了書房之后,高拱讓高務實先坐下,自己卻在書案上的幾疊文稿中挑挑選選,似乎在找什么東西。高務實在高拱面前很是放得開,讓他坐下他就坐了,甚至端起內府管事親自送來的大紅袍輕輕吹著他小孩子怕燙,哪怕是冬天喝茶也比較喜歡喝涼一點的。
高拱總算找到了他要的東西,也是一張書稿,并且明顯是一張草稿,他看了看,走過來遞給高務實,道“你且看看。”微微一頓,又補充道“你正讀大學,看看這篇手稿,然后說你有什么想法。”
高務實放下茶杯,起身接過文稿,等高拱自己坐下之后,才坐下拿著文稿看了起來。
“問大學何以言生財曰此正圣賢有用之學洪范八政,首言食貨;禹漢三事,終于厚生。理財,王政之要務也后世迂腐好名者流,不識義利、不辨公私,徒以不言利為高,乃至使人不可以為國。殊不知聚人曰財、理財曰義。又曰義者利之和,則義固未嘗不利也義利之分,惟在公利之判,茍出乎義,則利皆義也;茍出乎利,則義亦利也。而徒以不言利為高,使人不可以為國,是亦以名為利者爾,而豈所謂義哉。”
高務實讀罷,揚眉贊道“三伯高見理財一務,絕非什么銅臭腤臜之事,猶記得此前侄兒讀大學衍義補時,曾見丘文莊公言易曰何以聚人曰財。財出于地而用于人。人之所以為人,資財以生,不可一日無焉者也。所謂財者,谷與貨而已。谷所以資民食,貨所以資民用,有食有用,則民有以為生養之具,而聚居托處以相安矣”他稍稍一頓,繼續道“不過丘文莊公雖然將財貨論得清楚,但若說將理財之論拔高到義利之辯而振聾發聵者,三伯恐還是第一人”
高拱仔細聽他說完,這才微笑道“看來你的大學衍義補倒的確不是白讀的,不過,你說我是將理財拔高到義利之辯的第一人,我卻不敢克當這大學衍義補你大概還沒讀完”
高務實微微一怔,郝然道“邱公大作,煌煌百萬余言,且須得耐心細品,侄兒愚鈍,的確尚未讀完。”
“嗯,你說得也是,以你的年歲,平日又還有其他功課,尚未讀完也是尋常。”高拱點了點頭,道“其實我這一論,也是繼丘文莊公之言而闡,邱公大學衍義補第一百六十卷里曾說人君為治,莫要于制國用,而國之所以為用者,財也。財生于天,產于地,成于人。所以制其用者,君也。君制其用雖以為國,實以為民,是故君不足則取之民,民不足則取之君,上下通融,交相為用,時斂散、通有無,蓋以一人而制其用,非專用之以奉一人也。是以古之仁君知其為天守財也,為民聚財也,凡有所用度非為天、非為民決不敢輕有所費,其有所費也必以為百神之享,必以為萬民之安,不敢毫厘以為己私也。是何也天生五材,民并用之,君特為民理之耳,非君所得而私有也。茍認以為己物而私用之,不知天生之有限、民力之孔艱,積之百年而不足,散之一日而無余,日消月耗,一旦馴致于府庫空虛、國計匱乏,求之于官官無儲峙,求之于民民無蓋藏,于是之時,凡百謀為皆不遂矣,君位何所恃以為安,國家何所資以為治哉”
他說到此處,露出微笑,看著高務實“你看,丘文莊公雖明勸君上節儉以愛民,其實卻已經暗表了心中所想君節儉為民,義也。”
高務實也笑了起來“說到底,都是從民為貴,社稷次之,君為輕處而來。”
高拱哈哈大笑,坐在太師椅上輕輕往后一靠“所以說學問一通百通。你看,民為貴,則為民理財是為大義,然民所必具者何也財與貨。是故,為天下善為理財,便是天下之大義也。”,請牢記:,免費最快更新無防盜無防盜</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