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務實自己也端起自己那早已涼透了的茶盞,一邊一口一口慢慢喝著,一邊皺著眉頭仔細琢磨。
半晌之后才突然抬頭,道“三伯,我覺得大明有很多制度都已經不適應這個時代了。”
高拱愕然抬頭,端著的茶差點傾了出來,遲疑了一下,皺起眉頭“你想了半天,就是要說這一句這和你弄出那個香皂,還打算大量生產有關系”
高務實卻收起了平日經常裝出的小兒天真之色,嚴肅地道“您剛才跟侄兒談理財,其實有一個問題侄兒一直想問我大明歲入幾何前宋歲入幾何為何大明財政如此困難,而前宋府庫竟充盈至斯難道我大明就真的這么窮困潦倒”
高拱端著茶杯,一動不動,他發現自己竟然不知從何說起,老半晌之后,才道“我太祖皇帝出身困頓,后得大寶,每念小民艱難,乃制大誥,輕徭薄賦”
高務實這次卻頗為無理地打斷了伯父的話“其實大明未必比兩宋窮困。”
高拱呆了一呆“何有此說”
高務實站起身來,踱步道“竊惟我朝疆宇比宋為廣,而百年以來無甚鉅費,凡宋所謂郊賚歲幣祠祿皆無之,其最費者宗祿養兵蔭子耳,然蔭子止于武職,文臣無幾焉。臣考諸司職掌,洪武中人民一千六十五萬二千八百七十戶,墾田八百四十九萬六千五百二十三頃,稅糧二千九百四十四萬石,戶口之數較之宋雖略相當,而今日墾田則過之遠矣,所入既多,而所費比之又少,是宜國家儲積數倍于宋焉況今日之全盛庶富,非宋可比”。無風注出自邱濬足國用議。
高務實復述完這段邱濬的話,又道“還有,據侄兒考證,北宋皇佑年間年產生鐵七百二十四萬一千斤,南宋初年年產生鐵二百一十六萬兩千一百四十四斤,而我大明洪武初年年產生鐵一千八百四十七萬六千零二十六斤。洪武初年的產量相當于北宋的近三倍,相當南宋初年的八倍余。永樂初年,明明此前靖難之戰對生產有所破壞,但官營鐵冶的生鐵產量仍然維持在一千八百四十七萬四千斤,而到宣德九年,即便不計官營,光民營鐵冶的生鐵產量就達到兩千七百六十六萬兩千斤,先帝嘉靖年間至今,更是已經達到九千萬斤上下。可見單以冶鐵而論,我大明比前宋增長了大約八倍左右。”
高拱皺眉道“你一邊說宋富明窮,一邊又例舉冶鐵生產之差距巨大,那這豈不是個悖論”
“三伯,這正是侄兒想要說的地方。”高務實神色嚴肅地道“首先我必須先生造一個名詞國民生產總值。”
“國民生產總值”高拱蹙眉沉吟片刻,略微遲疑著,問道“你是想說整個大明百姓生產出來的財貨”
“呃差不多就是這個意思。”高務實一邊說著,一邊心道這可差得多了,不過現在也只能先這么解釋。,請牢記:,免費最快更新無防盜無防盜</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