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務實誤會了高拱的意思,發表了一番看法,結果高拱又反過頭來誤會了他的意思,以為他第一次被允許參加這樣的“內部會議”,想要表現一下自己。不過這兩條說得至少條理清晰,雖然高拱知道第二條不成立兵部一尚書四侍郎都不是趙貞吉的人,但這一點高務實當然不知道,所以光從他的分析思路來說,也還不錯了,于是高拱便沒有多說什么。
沒有說話代表默認。
九名有著大好前途的高拱門生都頗為訝異首先是訝異高務實能一眼看出這其中的門道,其次是訝異高務實說得如此直白,最后是訝異高拱這種完全默許的態度。
但大伙兒心里還是有所懷疑八歲小兒真有如此眼光會不會是師相為了樹立自家侄兒的名聲而提前給高務實做過分析
這種懷疑當然不能直接了當的宣之于口,但拐著彎試探一下應該問題不大,所以吏科都給事中涂夢桂開口了“庚戌之變時,趙閣老力排主和之議,結果被嚴嵩貶斥,直到今上繼承大寶,起復其為禮部侍郎兼翰林院學士并掌詹事府事,這才算再次回到中樞。去年八月,他才以禮部尚書入閣輔政。說起來,他雖然在士林有些聲望,但在朝堂的根基其實淺薄。這般來看,小師弟這番分析頗有道理,只是”
涂夢桂頓了一頓,皺眉道“霍本兵雖然久歷軍務,但其常在邊鎮,隆慶二年才來京為大司馬,其深知京營事務牽涉利益之廣、之深,是以自來主張持重,又有傳聞說其與成國公、英國公等亦素來交好,依學生之見,恐怕未必樂見趙閣老插手軍務,尤其是京營軍務。”
本兵是兵部尚書的別稱,霍本兵指的就是現任兵部尚書的霍冀,至于大司馬明人喜歡以古名代指今職,大司馬也是兵部尚書的別稱。
其實若能以兵部尚書總理戎政,對于霍冀來說當然不算壞事,但實際上由于土木之變后于謙以兵部尚書建立十團營,威勢一時無兩,連皇帝亦不得不時常屈就于謙之意,是以后來即便文臣插手京營,上頭也很少會讓兵部尚書來兼任,兼任此職者多為兵部侍郎大小相制,一直是大明的優良傳統嘛。
如今天下承平,霍冀也并無二心,所以他對于掌握京營根本不會有太多念想,反而會覺得與其兼任此職引起皇帝擔憂,還不如保持現狀。更何況,鬧到最后多半還是由侍郎去兼任此職,到時候尚書仍然是那個尚書,侍郎卻反倒權力大增,那兵部這口子究竟誰說了算
換了任何一個正印堂官都會有這樣的擔憂,他霍冀難道就是個例外
高務實不僅聽懂了涂夢桂的話,還明白了涂夢桂的潛臺詞趙貞吉這么干雖然有可能得到不少文官的好感,可也僅僅如此而已,但他這么做卻同時得罪了兵部尚書和一眾勛貴武臣,這筆生意真的劃算么,請牢記:,免費最快更新無防盜無防盜</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