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應地,讓他給脫歡幫的忙,應該也不是太大的難題,可能真的如他所說,單純只是王大喇嘛和脫歡兩人,文化水平不太夠而已。
思索片刻,他決定還是試探下。
“我哪有義母聰明,只是明白些大道理而已。”郭康先擺明態度,隨后問道“這次又是出了什么事啊”
“還是那些亂七八糟的雜事。”王大喇嘛見他樂意回應,也松了口氣。他轉頭招呼里間,一個正在梯子上忙活的年輕人“吳翰,把收繳的東西拿來。”
吳翰聞言,從靠著書架的梯子上爬下來,走到桌子前,取出幾本冊子。遞給郭康的時候,還順帶向他行禮致意。
他身形矯健,手上有幾處明顯的老繭,顯然是常年用兵器留下的。郭康想了想,好像最近在父親的幕府里,見過此人一眼。
義父郭大俠的幕府,每年都要招募大量有才干的年輕人,其中表現優秀的,就推舉到汗廷擔任文書、侍衛,充當預備官員。入主大都之前,汗國的漢世侯們就開始這樣進行人才準備了。激烈的“安答戰爭”之后,更是成了一條重要的選拔渠道。
吳翰可能就是郭氏招攬和舉薦的人才之一,認識郭康,也不足為怪。
“這東西越來越多了。”兩人打招呼間,王大喇嘛在旁邊評論道“希臘人學印刷,比咱們想的還快啊。”
“又是那種不堪入目的東西”郭康問。
希臘人,印刷品,和郭氏相關他不翻開冊子,都知道里面會是些什么內容。
如王大喇嘛所言,印刷這東西傳過來沒多久。希臘人從東方來客手里,學會了這技術,然而卻不干正事。現在最流行的印刷品,就是當地作家寫的春宮文章。
當然,要是只是這種程度,他倒不好說什么。王大喇嘛也說過,在漢地的城市里,也發生著同樣的事情無論什么地方,什么文化,什么時代,讀者們最喜歡、賣起來最賺錢的,似乎永遠都是這個類別。
真正麻煩的是,他家的人,經常在書里作為重要角色出沒。
雖然是收養的孩子,甚至來自另一個時空,但這些年,郭氏夫婦對他視同己出,郭康對此也十分感激。這么看來,這些希臘人搗鼓的玩意兒,就很是煩人。
他嘆著氣,翻開其中一本。
果然,沒幾眼,又看到了熟悉的角色。
義父郭大俠面容雄武,身材健碩,而且英雄事跡廣為流傳,是希臘人最喜歡的那種情色故事人物,天天被他們拿去,和各具特色的男主角們打情罵俏。
郭康想了半天,決定還是不給家里其他人說了,尤其不能讓義母和大姐知道。但怎么擺平這件事,他也沒什么好辦法。
“那王師傅覺得,這事該怎么處理”他問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