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于史恪的說法,一些希臘官員顯示出了明顯的好奇。
“這個統一王朝,是怎么算的”戶部尚書約翰帕帕多普洛斯問。
“看有沒有其他宣稱者,就行了。”史恪回答。
“一個統一的王朝,自己必須是天子的宣稱者,同時,要把消滅所有同樣宣稱天子頭銜的政權消滅掉,或者至少逼迫他們在正式外交場合放棄宣稱。”他解釋道“總之,只有保證天子的唯一性,才能算是統一的王朝。”
“統一不是一個地理概念,而是一個神學概念。”史恪最后比喻道“所以,有時候才會出現領土小的算正經統一王朝,領土大的卻還不算的情況。”
“那我能理解了。”帕帕多普洛斯點點頭“元、明這倆的戰爭,不止是我們這邊的王朝戰爭了。它其實有宗教戰爭的性質,是這樣么”
“可以這樣理解。”史恪點點頭“這就是塞里斯人的宗教。”
“那我們確實應該回避這個問題。”大司庫奧特里福斯也反應過來“宗教上的事情,就不能用單純的經濟問題來考慮了。怪不得明國要天天追著這個爪哇政權打”
“是的。”王大喇嘛也贊同道“實際上,連大唐都沒有這么深入西南,更別提宋國。但因為元朝曾經控制過這里,還建立了一個自稱元朝繼承者的政權,所以,為了正統性也就是塞里斯政權最重要的合法性之一,就算這里路途遙遠,明朝也得投入力量去消滅他們。”
“一般來說,后續王朝都傾向于收復前朝的全部領土。因為塞里斯和我們羅馬一樣,是個文化號召力非常強大的國家。”他給一眾希臘人解釋道“但凡被羅馬統治過的地方,當地蠻族都喜歡以羅馬自居,而他們那邊,也是一樣的。”
“這就導致在前朝控制過的地方,乃至被影響過的地方,都會出現大量自稱塞里斯天子的政權就和神羅那種差不多。不把這些家伙都消滅,就沒法說自己實現了統一。所以,雖然是宗教概念,但從地域上看,也確實和收復前朝全部領土差不多了。”
“但元朝很大的”脫脫不花也反應過來。
“對啊,而且不僅大,還能跑。”王大喇嘛指出“元朝殘余勢力跑的到處都是,明國為了證明自己是大一統的正統明朝,就得一個個去追,否則他們依然自稱正統,就會持續不斷產生影響,讓明朝難受。”
“而且,這些元朝余朋友,還很能跑。一打他,可能就又跑遠了,卻堅持不愿意放棄正統稱呼。我們現在面臨的,就是這種情況。”
“塞里斯人這個信仰,還真有意思。”奧特里福斯很有興趣地說“那嚴格來說,明朝依然還是明國了這個以往有先例么”
“有,而且這些年一直不少。”也里哥薩萊萬戶耶律欣捋了捋胡子,說“從大唐瓦解之后,塞里斯地區就一直是這種情況。”
“唐初,曾經給突厥汗國稱臣過。但突厥人用的不是中原的這套呃,合法性體系,所以后續影響不大。太宗皇帝擊滅突厥之后,就沒有疑問了。大唐的合法性體系維持了很久,可以說一直影響到現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