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瓦解之后,從日本到波斯以東,出現了一大堆政權。很多都自稱天子,所以在這一時期,是沒有統一王朝的。”
“到遼宋的時候,天下穩定下來,但依然有兩個對立的天子。我太祖劉億,和群臣商定國教,群臣以為佛教盛行,應當崇佛。太祖說佛非中國教,不可。最后立孔子廟來祭祀。”
“遼國一直以中國自我要求,爭奪正統,宋國不能阻止他們。但反過來,遼也無力讓宋放棄宣稱。所以,這個時候,依然是沒有統一王朝的。”
這些名詞,郭康現在已經很熟悉了。比如“劉億”,就是遼國建立者耶律阿保機。這人是個“精漢”,就拿劉當做自己的姓,還起了個漢名。
“耶律”一詞,就是“劉”在契丹語里的發音。而后族則姓“蕭”,也是從漢相蕭何那邊搬來的。
遼國留下的文獻傳世不多。而宋的記錄里,大概是為了搶正統,所以蕭姓一直在使用,劉姓卻一直堅持寫成“耶律”,時間長了成了習慣,就繼續用了。
“你說佛教不是中國教意思是不能信外來的宗教么”奧特里福斯發現了一個問題,問道“這是為什么”
“遼國那時,文化沒有宋國發達,但基本的道理,大家還是懂的。”耶律欣十分篤定地說“原因原因就是我們是中國人。中國人怎么能拿外國的教當國教”
“啊那基督教對你們來說,也是外國吧”奧特里福斯好奇地追問道。
郭康聽了直想捂臉。他對于這些“契丹戰狼”已經快麻木了。
耶律欣是個倔老頭,平時就一直對族人里有人信其他教頗為不爽,誰知道他們能在朝堂上也說出來。為了防止這些契丹人在朝堂上,直接給大家來個“中國人大戰外國人”,他趕緊出來打圓場。
“那個不算的。”郭康趕緊起身,搖著手說道“天兄移鼠,是羅馬人士。天兄是羅馬人,天父自然也是羅馬人。”
“羅馬古稱大秦,魏略說,大秦人是中國別種。所以,羅馬人就是中國人;所以,天父、天兄也是中國人,基督教也是中國教。中國人信一信中國教,沒什么的。”
一段話說完,大殿里安靜了片刻。
王大喇嘛如釋重負地長吁了口氣,給郭康投去一個感激的眼神;老學究博爾詹下意識地開始鼓掌,似乎是覺得郭康的邏輯陳述不錯,發現只有自己在出聲,又趕緊縮回手。其他大部分人還在發呆,似乎是還沒反應過來。
倒是義父又朝他露出爽朗的笑容,似乎是鼓勵他繼續說下去。
他大概理解,義母之前為什么特意囑咐,要義父多支持自己發言了。請牢記收藏,網址最新最快無防盜免費閱讀</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