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們祖,說是沙陀人,但其實也說不清到底是哪兒來的,而且也不怎么忌諱。因為所謂沙陀部落,一開始就是住在庭州城旁邊的小部落,屬于處月部的一支,并不是什么有名的勢力沙陀李氏的祖先,早年的姓氏,也是沿用部落的名字,姓沙陀、朱邪的都有,讓人懷疑是不是一家人。”
“他們族譜的祖先沙陀金山,因為跟從薛仁貴征討鐵勒有功,受封為軍使。家族有明確記錄的歷史,從這里才開始。”
“沙陀金山去世后,葬于長安城外的龍首原。其子沙陀輔國、兒媳阿史那氏等,身故之后也按照禮節,歸葬龍首原墓地。所以,他家現在認的祖墳是在關中,而不是庭州的處月故地。”
“安史之亂之后,中原和西域的聯系斷絕。庭州的沙陀部落依附回鶻,以求自保。但吐蕃實力強大,回鶻打不過他們,沙陀部落見勢不妙,就想投靠吐蕃。”
“但吐蕃人對待屬下太過苛刻,所有人都受不了他。首領朱邪盡忠決定帶部眾逃到唐朝控制區,脫離吐蕃人。遷徙的途中,部落遭到吐蕃人追殺,雙方多次交戰。朱邪盡忠以下大部分人戰死,三萬多人的部落,最后只有不到一萬人跑到了靈州。”
“在這之前,沙陀是一個依附唐朝的部落。比起其他部落,其實算得忠誠了,但生死關頭,依然會優先考慮自己的部落,從而產生搖擺。”
“而在這之后,沙陀人的性質已經改變了。”郭康提醒道“你注意這個人數了么當時的沙陀人,滿打滿算不到一萬,符合唐朝要求,能出戰之人,已經只有數百。但之后,沒過多久,沙陀就膨脹成了一個強力的軍事集團。”
“這里面估計沒幾個沙陀人了吧。”朱文奎明白了他的意思。
“對。這個沙陀集團里,真正的沙陀人數量很少。后來所謂的沙陀人,絕大部分都是被唐朝安置之后,吸收的當地番、漢居民。”
“而且,和其他那些自然形成的羈縻部落不同,新的沙陀部落是以唐朝藩鎮的形式重建起來的,所以組織方式當然也更像邊鎮。這個群體內部的人,來源十分混雜,而且和五代各種軍鎮一樣,長期用養子繼承,以至于追認血統可能都沒有太大意義。”
“后唐王朝建立后,第一任皇帝李存勖,是沙陀人。”
“第二任皇帝李嗣源,是李克用養子、李存勖的義弟,我們連他本姓、來源都不清楚,只知道當年小名叫邈佶烈,大概是不知名的胡人。”
“最后一任皇帝李從珂,是李嗣源養子,本姓王,小名二十三。估計是個漢人,但這個名字應該也是個出身低微的人了。”
“所以伱看,沙陀和漢的關系,就很復雜。我不是歷史學家,就我這點了解,我甚至不知道這二者是否還有明確的身份界限。”
“所以我覺得,到這一步,可能都不止漢化這么簡單了。而我們這里的漢人和羅馬人,其實也是這種關系甚至還要更進一步。”
“這又是什么說法”朱文奎追問道。
“這里其實沒有真正的羅馬人。這個群體的認同在不斷下降,從各地慢慢消失。如果沒有我們,羅馬可能很快就是個歷史名詞了。”郭康回答。
“我敢說,如果到了某一天,這個世界只剩下最后一位羅馬人,那他肯定也是個漢人。”他篤定地說。請牢記收藏,網址最新最快無防盜免費閱讀</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