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人每次想管小讓娜,效果都不怎么好。這孩子不知道為什么,一直很“叛逆”。連天天照顧她的大哥朱文奎,都經常被頂撞。
郭康就更不用說了。被小讓娜各種嫌棄,都是家常便飯了。后來狄奧多拉吃小讓娜的醋,他只覺得莫名其妙,不知道這人是怎么想的。
所以,發現有人能管得住她,郭康也是松了口氣的。
而且,他總有種感覺馬王妃雖然一直對讓娜公主很友善,一口一個妹妹,這段時間還一直在幫忙安頓她,但內心深處,恐怕不是那么歡迎。
他故意把爭執鬧大,然后脫身往這邊來,其實也有一部分原因,是想看看馬王妃的表現。畢竟,雖然她不顯山不露水,但在吳王一家內部,依然是人脈網里最重要的人物。她的管理能力和立場,對于今后的合作,是非常重要的。
只是,馬王妃沒有像他想的一樣,問好情況就開始勸和,而是直接單獨把小讓娜叫回來了。再想想之前,她不允許小讓娜在這幾天街玩,卻對讓娜公主不管不問的態度,總感覺應該是有意的。
之前,他對馬王妃的印象,就是一個標準到近乎刻板印象等級的古代大家族主婦。堅強卻缺乏主見,善良卻性格柔弱,最擅長的事情就是相夫教子。雖然和其他人的交往,仔細想來也不少,但基本都是家長里短的事情,幾乎從來沒有在公開場合,表現過自己對于“正事”的態度。
讓娜公主剛出現的時候,他也主要在想外交的名義問題,還有她和朱文奎的關系。對于馬王妃,大家似乎默契地無視了她。畢竟,以她一貫的表現,應該也不會有什么問題。
讓娜公主應該不會以吳王妻子的名義大肆宣傳,因為法國方面現在不想承認這個關系,而就朱允炆的現狀,這層關系對她本人恐怕用處也不大。這種情況下,她不會威脅到馬王妃目前的身份地位,而馬王妃也應該和之前一樣,像個完美的正宮娘娘,接受和管理好這一切的。
不過,從這兩次的細節之處看,馬王妃似乎也有自己的想法。雖然她從來沒明說過,連親兒子朱文奎都沒什么感覺,但郭康總有一種她在和讓娜公主搶女兒的感覺。不知道往后,她會不會顯露出更多的想法。
當然,這對郭康自己來說,也是好事。讓娜公主的利益所在,以及她的思維方式,都和他周圍這些羅馬人差的有點遠。她的行事方式,也過于特立獨行,估計不是個容易說服的對象,今后也可能成為不確定因素。
雖然名義是好盟友,但她終歸不算自己人。小讓娜要是和她走的太近,今后很多計劃,也會增加額外的不確定性。馬王妃來照顧小讓娜,對大家來說才是最好的。
當然,這些目前只有他自己在想,連朱文奎也不知道。
他思考的這段時間,朱文奎正在用從他這里聽來的理論,和妹妹爭論。
小讓娜似乎是認為,之所以有這么多瘋狂的教徒,天天來和羅馬作對,不是因為教義本身出問題,而是因為教會介入了太多凡俗事務。他們擁有了自己的現實利益,自然就會動用宗教手段,維持這些利益。表現出來,就是各種完全沒有必要的宗教戰爭。如果能讓宗教和世俗權力分開,就可以解決這個問題了。
但朱文奎明顯不太信。
“歐洲各國的拜帝教,是不可能和中原佛教一樣發展的。”他正篤定地說“用改革佛教的方式處置他們,明顯也是不現實的。”
“為什么”小讓娜不服氣地問。
“因為兩邊的情況根本不一樣啊。”朱文奎一攤手“羅馬公教的問題,在于教義本身。直接改變教義,整合教會,才是最重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