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馬的概念有多久了法國的概念有多久了波蘭呢他們沒有這個文化基礎啊。那你說,還能怎么辦”
“所以就要用宗教了,是吧。”朱文奎現在也學聰明了。
“是啊。”郭康點點頭“一方面,他們沒有可以直接借用的、族群的文化和歷史另一方面,他們又正好身處羅馬公教和正教的邊界。所以,最簡單的方法,當然就是用宗教身份,來幫助建立這種認同。”
“你看,這就是他們顯得這么瘋狂的原因。”
“嗨。那直白說來,不就是沒文化唄。”朱文奎哂笑道。
“當然了。有文化,誰去發瘋當狂信徒啊。”郭康也笑著說。
“那你接著說,怎么對付他們”朱文奎繼續攛掇道。
“這個更簡單。”郭康分析起來“這種群體在我們看來,都顯得瘋狂又固執,似乎很堅定。但其實,這正是他們脆弱的表現。”
“說到底,一個群體,如果十分依賴宗教,需要借助宗教信仰進行整合,那說明它本身的共識并不牢固,只能依靠嚴格的宗教區分,界定一個內外之別,讓成員凝聚起來。”
“不過,這是最好對付的一種建立認同的方式了。我們也漸漸摸索出一套經驗來了。”
“這還有套路的么”朱文奎愈發好奇。
“對啊。”郭康點點頭“你想想,既然他們想用宗教進行區分,那我們需要做的,當然就是讓他們的區分法,變得無法嚴格。如果能夠擾亂他們的信仰,迫使他們互相懷疑,不就可以了”
“我們現在,用的就是這種方式。”郭康指了指背后的廣場“貴族和士兵們想要活下來,就得宣布自己不是波蘭人,這樣一來,只有那些信仰和認同非常堅定的人,才會不惜性命去堅持。而大部分人,就和那個英國貴族一樣,身份并不是那么確定。有機會的情況下,當然會選擇保命第一了。”
“哦那就是說,滑頭的人才能活著,真信波蘭這套的都死了。”朱文奎點點頭。
“這只是最表面的現象。”郭康說“只靠這一層,是沒法真正造成破壞的。畢竟我們也不可能一次抓住太多貴族,而且被殺者也會形成鼓舞作用。”
“歷史很多教派面對著逼迫和屠殺,但很少有這種方式就能趕盡殺絕的,哪怕雙方實力懸殊。我們面對波蘭人,沒有這么大的優勢,當然也不會指望這一步就解決問題。”
“還有其他效果么”小讓娜也忍不住,加入了對話。
她爬到車窗邊,想聽郭康講解。馬王妃對此也十分支持,還往旁邊挪了挪,讓她湊過來聽。
“有。因為我們說過,波蘭是個特殊的國家,歐洲也是個特殊的環境。”郭康說“很多貴族是有多重認同的,他們可以同時是很多國家的人。而平民對于國家的感情很淡漠,更認同的是自己的家鄉。波蘭希望人們更認同自己,但我們完全可以要求他們宣稱,放棄這種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