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而,法軍在取消隨軍娼婦時,卻有不少擔憂和反對的聲音。因為對法國軍隊來說,這并不能嚴格紀律,反而只會讓士兵自行去軍營外找樂子。不但增加了疾病風險,還破壞紀律性,乃至因為滋擾駐地婦女,與當地人發生矛盾。這么看來,就明顯是得不償失的。
所以,到底哪個先進,得看具體情況才能確定。
“不同文明的軍隊,情況差別太大了。”郭康最后只能說道“我一直覺得,文明特質決定政治制度,政治制度決定軍事制度。而在現有的軍事制度之,才是那些練兵、陣法之類的組成部分。而這些部分,也應該服從于更基本的特質和制度,包括當地的情況和技術的水平,才能起到更好的效果。”
“文明和政治,那些就太復雜了,我們就從最明顯的地方開始說吧。”他舉了個例子“你既然看過兵書,應該知道,伊巴密濃達、伊菲克拉特斯、腓力二世和亞歷山大這些人,了解早期軍隊的發展變化吧”
喬安娜猶豫了下,只好承認道“我只知道亞歷山大父子。哦,我還知道漢尼拔和凱撒之類的”
“很不錯了,你對軍事理論的了解,已經超越絕大多數歐洲軍人了。”郭康撓撓頭,鼓勵道“那我們可以繼續了。”
“古典時代的軍隊,都是橫著排列的。相對于縱深,他們的正面要寬大很多。希臘人在這方面尤其典型,而馬其頓、羅馬,也是在這個基礎進行改進。連波斯人,都是差不多的布陣方式。”郭康簡單介紹了一句,對比道“但在塞里斯,同時期的軍陣往往是縱向的。你知道為什么會有這種區別么”
喬安娜搖了搖頭,坦言道“我不太了解塞里斯的情況。”
“簡單來說,就是武器和戰術思想,影響了陣法和訓練方式。”郭康也沒讓她繼續猜,直接說道“那邊的軍隊,在更古老的時候,也是用大橫隊作戰的。比如在商朝時,一開始還沒有戰車,這種陣型就是最常見的,和其他文明也差不多。”
“商朝是什么時候啊”喬安娜問。
“大致對應埃及新王國早期,也就是18、19、20王朝那個時代。”郭康告訴她。
“哦”喬安娜露出了然的表情。
“商人自己把這種作戰方式稱為步伐。”郭康繼續道“相比車戰,這種才是比較主流的作戰方式。”
“這詞又是什么意思”喬安娜對漢語的理解,似乎還沒到這種程度。
“步就是步行,伐就砍人。當然,這個意思現在已經不太用了。”郭康解釋道“到了商朝晚期,戰車才漸漸多起來。之前,都是步戰為主的。”
“當時的軍隊編制,也是適應這種結構。他們的軍隊是十分簡單的十進制,直到千人大隊,稱為行。然后由三個千人隊,組成一個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