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清朝煙土已經秉持自由貿易原則,遠渡重洋,暢銷英國本土。倫敦、利物浦都成了清朝向英國傾銷煙土的中心,還出現了一批清朝式樣的煙館,教授各種新玩法,對英國進行文化輸出。
到1906年,清朝出口土煙的數量已經達到進口洋煙的11倍。在雙方的努力下,大英帝國子民們終于過了量大管飽的幸福生活。
煙土泛濫導致了社會秩序的崩壞,甚至對英國這種統治模式,都造成了負面影響,終于讓英國政府無法接受。英國只能轉變態度,開始大力提倡禁煙,并且要求清政府也推行禁煙措施。清朝此時已經基本失去了控制能力,但依然獅子大開口,索取好處。
最后,1907年,英國被迫與清朝簽署了喪權辱國的中英禁煙條約。條約規定,逐年禁止印度煙土輸入清朝,同時提高洋煙進口關稅。清朝還把手伸進英國勢力范圍,規定租界區也要禁煙,并且允許清朝官員派駐印度,在加爾各答港,監督拍賣和打包業務。
好幾十年的戰爭取得的成果,堅持沒多久就被拋棄了。不僅讓之前的努力變得可笑,也讓英國提倡的“自由”“道義”成了笑話,簡直是對著維多利亞女王連續扇臉。當然,因為形勢所迫,扇了也就扇了,當時大家顯然已經顧不這么多了。
因此,結論也非常簡單在農業產品方面,不要試圖在任何產品和塞里斯硬抗。這家伙是個體量可怖的巨人,哪怕他躺下來自殺,都能砸死一片。
清末那個態勢都不行,更別說之前的時代了。對于這一點,郭康是深信不疑的。
狄奧多拉雖然有些不甘心,但還是接受了他的觀點。
“那你的意思,我們只能通過這些不怎么主流的商品,賺回一點是一點了”她考慮問題倒是反應很快“伱天天研究蒸汽天兄什么的,也是這個思路么”
“只是個努力方向吧,能撐一會兒是一會兒。”郭康想了想,說“如果我們真的有希望整合全部地中海世界,那倒是有點抗衡的希望了。這些技術,就是給這個目標爭取時間的。”
“這么悲觀么”狄奧多拉有些意外地嘀咕道。
郭康攤攤手,一時不知道怎么給她說。
這些其實都是他那個世界,“后世”歐洲人的血淚教訓。因為幾乎所有大宗產品,都會面臨同樣的問題。
比如鐵鍋,這東西從唐宋時遠洋貿易出現,一直到他生活的年代,大部分時間都是主流出口產品甚至在工業時代都是。中間可能就停了一百年左右,然后塞里斯人又開始全世界賣鐵制品了。這玩意兒簡直就是個無敵的商品,在這種方面跟人家競爭,純屬沒事找事。
縱觀歷史,可能這才是常態,而“塞里斯不能在大宗商品全方位占優勢”才是個意外情況。等意外的時間段過去,世界就又會恢復到“歷史常態”中了
“你想想,連元末的戰亂,都沒能完全打斷東方商品的出口。現在,為了爭奪海洋,以戰養戰,元明雙方更是和瘋了一樣到處跑。”他搖著頭,說起眼前的例子“就算我們不管,他們也會找門來,甚至找我們的敵人,讓情況更糟糕。所以我才會覺得,這是一件非做不可,但做了之后一樣會很難受的事情啊。”請牢記收藏,網址最新最快無防盜免費閱讀</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