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過,相對于糾結語言統一問題,小讓娜很快對于技術細節產生了更多興趣。
“我大概明白你的意思了。不過你們推行漢字做通用文字的話,怎么和本地語言對接”她問“這里的地方語言也很多吧,彼此之間,詞匯和語法都有差別,如何把它們統一起來”
“我們這不叫通用文字。”郭康告訴她“準確說,漢字應該叫戰爭文字。它是和軍隊綁定的,并不是法定的通用語。只不過我們的公民制度和軍隊關系密切,所以才顯得影響很大。”
“這不是一樣么”小讓娜嘀咕道。
“看起來結果一樣,但實際推行的時候,差別可就大了。”郭康搖頭解釋道“強行推廣一個沒什么根基、甚至和當地語言完全無關的文字,難度當然很大,幾乎不可能成功。我們力量再強,也就那點人,連個部落都算不,肯定不行的。”
“我祖遠亭公,當初剛到保加利亞的封地,發現人家說話他都聽不懂。不僅他聽不懂,伯顏帖木兒大汗也聽不懂,跟他們一起來的金帳汗國使者同樣聽不懂,連保加利亞的傀儡沙皇派來幫忙接洽的官員,都聽不懂當地的保加利亞話。”他介紹起郭蓋當初的事跡來
“但那里,能做翻譯的人實在太少或者說那種地方,根本就沒有能做土語漢語翻譯的人,得兩重甚至三重翻譯來,才能和普通人進行對話。這種交流模式顯然沒法長期維持。”
“因此,這地方之前,被任命來的領主,也一直待不穩。因為作為外來人,他們連語言這一關都過不了。名義受大汗委任管理地方,但其實只能偶爾給當地豪強下一些簡單的指令。這些豪強也早就習慣了首鼠兩端,知道金帳汗國每次就算打過來,也都待不長,只要交錢應付走就行,在日常管理中,是根本不把他們當回事的。”
“要是普通的領主,一般也就是靠自己帶過去的親兵,維持這種地方秩序,直到親兵也打不過豪強武裝,或者維持統治帶來的收入,已經補不開支為止。能用希臘語、保加利亞話,甚至欽察語,和這里幾個地頭蛇交談,敦促他們按時交稅,就已經是很盡責的管理者了。一般人沒有能力,也沒有那個心情,去和普通土人交談。”
“但遠亭公是心有大志的人,覺得這么做,無異于當個擺設。所以他希望至少能繞過當地貴人、豪強,直接招攬一批居民,安置到自家農莊里。要不然連個根基都沒有,今后還能干什么”
“好在他學東西比較快,很快會了一些當地土話,就親自去組織民眾。還找人教他們如何種田、興修水利。閑暇時候,還帶人學拳練武,傳授自己的功法。”
“那時候,他其實也沒什么普及語言的想法,無非就是土話學的不到家,有時候忍不住就會摻雜些漢語。當地人很快發現,學會簡單的漢語,就能和他套近乎,也能更方便地學到各種技藝。所以,不少人都慕名而來,他也就連比劃帶猜,這么教人家。”
“當地的豪強對此很敏感,多次門挑釁。但遠亭公當年也是個云游四方的俠客。這種規模的沖突,其實也就是幾個家丁打手決定勝負。他幾下把人解決,剩下的護院、盜匪之類,就會一哄而散。”
“所謂普及通用語,其實也就是這么回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