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這到底算什么”道衍和尚都有些納悶。
“我不知道啊。”郭康直接兩手一攤。
“我剛才不是說,我們盡量避免使用羅馬語、通用語這些稱呼么,原因也是如此。”他說“不止希臘人,很多周圍的居民,也一直認為羅馬語就是希臘語。我們中間,有人認為羅馬語是可以隨時代變化的,所以現在用它稱呼漢語都可以。但也有人認為這種變化容易引發更多的困惑,還是不要亂改更好。”
“我覺得已經很困惑了,加一點估計也沒什么影響”朱文奎評價道。
“影響會更大的。”郭康指出“至少大部分希臘人曾經都在羅馬帝國治下,但如果宣布新的羅馬語,會發現大部分羅馬語使用者在東方。如果大家彼此隔絕,那還好解釋。但今后肯定要有更多往來,到時候究竟誰是羅馬人”
“那你們自己現在算什么”朱文奎追問。
“我也不知道。”郭康直言“阿勒曼尼人和波蘭人認為我們是蒙古人,羅斯人和欽察人認為我們是契丹人,層希臘人認為我們是塞里斯人,大部分普通人則只是籠統地認為我們是東方來的羅馬人,具體算什么,他們也不關心。”
“我們自己當然希望建立一個穩固的羅馬人群。所以,當初才選擇從頭開始,建立一個從基層就認同羅馬的群體。我們的國家也確確實實就是軍團的國家,因為如果沒有軍隊組織,那羅馬可能就是一個和現在希臘差不多的迷惑概念沒人知道它的確切定義,也找不到它的邊界。而現在,我們至少可以說,這些人是確鑿無疑的羅馬人了。”
“因為他們身羅馬要素多還是其他人承認”朱文奎問。
“因為他們除了認羅馬,就沒有其他的好選了。”郭康回答。
“啊”
“一開始,這些人基本都是屬于領主的。他們如果是保加利亞人,意思是屬于保加利亞的領地是瓦拉幾亞人,意思是屬于瓦拉幾亞的領地。”郭康解釋道。
“對其他歐洲人來說,他們的族群往往是根據領地命名的。比如加泰羅尼亞地區的人,就和其他西班牙人不同,形成了一個單獨的群體。但我們這里,很多人都刻意避開這些稱呼,因為很容易讓人聯想到,自己和家庭曾經是當地領主的農奴。”
“當然,隨著時間流逝,他們的后代已經漸漸不在乎這些了。但傳統的領地劃分早已被打破,幾代人的教育也讓大家使用的文字趨于一致。大家也就習慣了羅馬人的稱呼了。”
“還有這么多故事啊”朱文奎感慨道。
“是啊,所以我們自己都很糾結。”郭康說“我們國家的骨干就是這些羅馬人,而我們自己又是這個組織的建立者,所以和外人對話比如面對明朝的時候,我們就是羅馬人了。”
“但另一方面,大家確實有區別。漢語至今也沒有取代當地方言,很多人的母語其實還是斯拉夫系和希臘系的土話。和他們相比,我們這些真正用漢語當母語的,又變成羅馬人里的漢人了。事情就是這么麻煩。”
“其實也無所謂吧,我看歐洲人根本不講究這些。”朱文奎建議道“伱們在塞里斯是羅馬人,在羅馬就是塞里斯人。這不就行了。”
“”
“我都給你說了,少講兩句吧。”小讓娜再次試圖阻止他。請牢記收藏,網址最新最快無防盜免費閱讀</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