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你們這么改動希臘語,希臘人不會說什么么”讓娜公主好奇地問。
“最大的問題是,什么是希臘人”郭康指出了問題。
“說希臘語的,不就是希臘人么”讓娜公主似乎沒有覺得有什么不對。
“這可不好說。”郭康搖搖頭“希臘人這個概念就很混亂。很多人,尤其是普通人,自己都不知道自己是什么。他們分不清希臘和羅馬之間的關系。”
“一般來說,城市里的人,尤其是受過教育的人,對希臘的認知更清晰些。我記得大概是尼西亞王朝時期吧,為了對抗占領大都的十字軍,希臘王朝才正式打出了希臘人的旗號。”郭康回想了下,說道“但哪怕那個時候,希臘人的概念也主要是在各諸侯的宮廷和層文人之間流傳。他們也沒有因此放棄羅馬人的認同。”
“至于民間很長時間以來,希臘人是個不怎么好聽的詞。他們當初還罵我們是希臘人呢。”
“啊這是為什么”讓娜公主很是驚訝。
“因為他們俗稱的希臘和羅馬,很大程度是宗教的區分。”郭康說“不少鄉間平民喜歡把信奉一神教的人叫做羅馬人,他們的宗教就叫羅馬宗教,語言就叫羅馬話。而那些留下很多遺跡的古代文明,才是信奉多神教的希臘人。”
“我們當年南下去摩里亞的時候,為了減少不必要的摩擦,就從大都和塞洛尼卡等城市,招募了一些有文化的老貴族,讓他們去說服當地人。”
“結果,一些山民頭領發現,這些人之前皈依了拜帝教,和當地人信奉的老式正教有不少差別,甚至認為他們是多神教信徒。這兩伙人本來就有隔閡,很快吵起來。山民們就罵老貴族是希臘人”
“原來還有這種事。”小讓娜也頗有些感慨。
“沒辦法,因為哪怕在當年文化比較繁榮的希臘,大部分普通人,其實也沒太多機會去學,專門的歷史教育就更是很少見了。”郭康解釋道“大家平日里能接觸的文化來源,基本也就是教會,而教會確實一直以羅馬正統信仰自居。久而久之,就形成了這種奇怪習慣了吧。”
“但這不是沒什么效果么”小讓娜好奇道“那些貴族本來就不否認自己是希臘人吧。”
“是啊,所以從頭到尾就是雞同鴨講。”郭康攤攤手。
“現在希臘人這個稱呼,其實是個非常寬泛的概念,而且至今,在不同群體里,也有不同含義。”
“比如在我周圍這些人更準確地說,是軍團層里,希臘人有時候可以指所有說希臘語的人,但它也有明顯的貶義,很多時候是特指那些身處層,卻尸位素餐、毫無底線的希臘貴族。”
“而這個含義擴散開,也可以指所有在大家看來懦弱無能、愚蠢短視的人,不管是層還是下層,有時甚至不管他是不是說希臘語。但這個希臘人概念,和語言的希臘人概念并不完全重合,有時候還是相互矛盾的。”
“在鄙視希臘老貴族方面,我們和一些希臘平民甚至有共同語言。大家都喜歡自稱羅馬人,而叫這些人希臘人。但另一方面,我們還習慣性地把這些平民也叫希臘人,但他們中,大部分人顯然是不能接受的。”
“這可真亂啊。”朱文奎感慨道。
“這還只是我們內部的幾個看法,算外國就更亂了。”郭康說“在其他國家,尤其是阿勒曼尼看來,東方就沒有羅馬,只有希臘。很早以前,他們就認為我們這邊只是個希臘國,早就沒有羅馬了。而對此,哪怕是有希臘認同的老貴族,都堅決拒絕承認這種稱呼你看,面對來爭奪宣稱的蠻族,大家又開始抱團自稱羅馬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