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康的想法,也不是平白無故的質疑。而且,他也知道,法國人后面會遭遇什么。
如果按他那個世界的進度,不到兩年,稍微緩過勁的法國人就會又組織起來,和英格蘭軍隊決戰,并在阿金庫爾一敗涂地,讓整個國家近乎崩潰。
只是在這個世界,由于朱允炆之前的神奇操作,法國王室一方的力量受到了削弱,所以之前沒聽說他們有組織大軍決戰的計劃。
郭康還想著,歷史既然已經改變,可能就不會再發生同樣的事情了。不過后來,他也明白了,就法國人現在這個樣子,吃敗仗無非就是早晚和方式的問題。哪怕一時取得優勢,這些不是急功近利、就是畏手畏腳的人,也會制造出更大的麻煩來。
戰場是朝堂的延伸。阿金庫爾戰場上,災難性的指揮失序,恐怕正是宮廷內部混亂狀態的體現。貴族們彼此勾心斗角,居然比補給已經耗盡的英國人還急。而戰斗失敗后,他們又果不其然地陷入了沮喪和畏懼的情緒中,喪失了抵抗和反擊的勇氣。
王后本人則迅速向英國人屈服了。她在條約里承認了英格蘭國王對于法國王位的繼承權,并否認自己的親兒子、法國王太子的繼承資格。大概是為了讓英國人滿意,維持自己的權力,還四處宣揚自己兒子是私生子,導致局面更加混亂。
當然,這里的動機,只是郭康的推測。因為就算知道后世的史實,王后這些行為也過于離譜了。說她是老佛爺都是抬舉她,畢竟原版老佛爺至少也得考慮一家一姓的利益。她這個出賣國家乃至家族的果斷程度,慈禧來了都得叫一聲大姐
上頭都是這種人,法國要是不吃虧才奇怪。
“你越說,我越覺得心虛了。”小讓娜也思考了一下,最后猶豫地說“不過有一點還是不確定的。外祖母現在是在和主戰派合作吧如果真的畏懼英格蘭,為什么她要等到現在,而不趁早投靠他們這種事情,越早站隊,能撈到的好處越多吧。”
“誰讓她反應慢了。”郭康倒是不意外,回答道“以她的立場,政治本錢還比較多,所以沒怎么著急,就讓勃艮第公爵先和英國人勾搭上了。這時候再去,不但被動,也要不來太多好處。所以在出現大變動之前,只能抵抗下去了。”
“這話說的,好像進行抵抗只是因為有其他人先投敵了”小讓娜疑惑道“還能這樣么”
“嗨,當然能了。”郭康無奈地說。
雖然聽起來怪,但想想也有可能。小讓娜遲疑了片刻,也沒有再反對。
“現在的情況,大家已經清楚了。所以我想到的下策,就是針對此而進行的。”郭康說“既然這些人不行,就取而代之。”
“現在王國宮廷這個狀況,我估計還得吃敗仗。到時候,很多人會喪失信心,投靠英國人。”郭康說“你們打出抵抗到底的旗號,肯定會有人支持。”
“到時候如果能借勢控制已經混亂的宮廷,加強王國中央的權威,可能性也是很大的。不過我對于宮廷斗爭不太了解,只能想個大概思路。具體怎么辦,得你們自己考慮了。”
“我們在那里沒有什么根基,母親都是自己逃出來的。”小讓娜想了想,說“就算真的能組織起一批人,我們的影響力,按伱的話,也是虛的。后續的事情,恐怕也很麻煩。你的中策又是什么樣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