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手不足也是個常見現象了。”趁著眾人各自商議,郭康提出了自己的意見“不過現在,我們也有了一定的基礎,應付起來總歸要好些了。”
“就這樣也不夠啊。”馬可神父嘆氣道“我們的人雖然越來越多,但需要負責的地方,增加的卻比培訓新人還快。這就比較麻煩了”
“現在不是還有不少人,基本沒用上么。”郭康指出“我剛才說可以收編各個修女會,就是這個原因。她們那邊的人也不少,而且很多人有組織活動和教育后輩的經驗。把這些人拉進來,不就一下增加了一大批人手么”
“她們估計不行。”王大喇嘛搖搖頭“你沒去過羅斯地區吧在那地方傳教,手里握鏈錘的時間,得比握經書的時間還長。我們的教士都得精挑細選,就這都經常有損失。把婦女送過去,不是讓她們白白送死么”
“也不是直接丟那邊去。”郭康說“本地的工作,能取代一部分,就多出了一部分人手。甚至都不用直接頂替哪怕只是多一個人去教書,都能在將來多很多人才。”
“我們想辦法把這些人收編,讓她們的組織更加正規化,就能進一步提高效率。”他說“學校、圖書、學童,這些資源和缺口,都是可以統計出來的。有一個正規組織去統領,效果會比現在各種散兵游勇好得多。”
“這是確實。”利奧神父贊同道“我上次去調查,發現很多鄉下農莊,已經有修女在教書了。雖然沒有編制,不過也不少見了。還有人說,教士忙不過來的時候,有時也讓修女領人祈禱。這種情況少一些,但時不時的,也都會出現。”
“你們的村社里,居然能接受女人領導男人”安德烈神父很是驚訝。
“倒不是誰領導誰,是考試的問題。”利奧神父告訴他“農莊里的公民,最好的出路就是去當軍官。今后不管繼續干,還是轉文職、轉教職,都是好前途。但軍官選拔,要考書寫、識讀,這方面的能力,決定了提升的上限。所以,多學一些只有好處。”
“所以,只要有機會,任何一個有目標的人,都會去努力讀書。有些留任士官都三四十了,也在跟著小孩一起識字,否則提拔這關就過不去。為了讓孩子有前途,父母也會想盡一切辦法,創造條件讓他們去讀書。這樣一來,民間的需求就相當巨大。”
“我們至今,在教師這方面,都是供不應求的情況。”他搖搖頭“大家根本沒條件講究用畫圖冊子,認得一百個象形字的人,可以教完全不識字的;剛學完千字文的,可以教只會一百個字的;能讀完整個天兄救世經的,又可以教那些只學了千字文的。所以,就像郭公子說的,很多地方情況非常混亂。大家都是抓到個識字的人就當老師,也沒心思管其他的啊。”
“原來是這樣。”安德烈神父恍然大悟“不過,這么多識字的修女,都是從哪來的”
“慢慢積累出來的。”利奧神父看起來真的調查過“最早應該只是一些有錢人的女兒,因為受過教育,所以能斷文識字。當時,教會對于各個修女會的管理,比現在還粗疏,有時候連讀經解經都得她們自己來,時間長了,有些修女就承擔起了教育姐妹的任務。”
“這十年,教會的管理漸漸正規起來,開始派正式的神職人員去各個修會,定期指導。而也是這段時間,民間對識字的需求大增。這種情況下,很多認了點字的修女就發現,去給人教書,還有額外的收入。所以這種做法,就很快流行開了。”
“還有這種事啊”別說安德烈神父,連郭康自己,之前都不怎么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