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需要指出的是,整個塞里斯世界,君主制度的終末,甚至不是在清朝,而是在偽滿。
這其實就是內部包括邊疆民族的反動勢力已經無法支撐之后,又一次試圖借助更“外”的外力,進行的嘗試。從這個視角來說,溥儀的選擇算是相當精準了。然而日本人在政治經營方面,水平都不如柔然,最后也不過是多了一場難堪的鬧劇。
堅持反動到底的結果,是徹底砸了君主制和末代王朝的招牌。哪怕在冷戰后,全世界很多國家都有保皇黨存在,但也難得能找到第二家名聲臭到這種程度的。
而拋棄了君主制之后,之前的一大堆問題,也就迎刃而解了。
沒有了“不能聲稱自己推翻了殘暴統治者”的忌諱,反而讓宣傳方便了很多。雍正思路中,“華夷一家”的部分,和“有德者居之”的合法性敘述,就可以直接使用了。后世用于構造“中華民族”的理論,就有不少能夠追溯到這里。雍正自己估計都想不到,這個理論的“完全體”,是經過近代幾次改進之后,配合著解放敘事使用的。
而這些,顯然就太超出雍正當時力所能及的范圍了他不僅沒法管住后代的德行,連祖先的也顧不上。因為雍正自己都清楚,當年多爾袞那些人是真的缺德
這樣盤算一圈之后,目前這個狀態可以參考誰、參考什么,就能夠完全確定了。
首先,要繼續和其他歐洲國家進行切割。這是紫帳汗國必須要做的。不過好處是,這本來也正在做,而且不做都不行
表明自己和其他蠻族國家不一樣,是羅馬的根本所在。放棄了這一點,羅馬這個旗號也就失去意義了。所以,紫帳汗國一直也不忌諱自己當年起家的經歷,不認為自己是和歐洲貴族們一樣,通過彼此間的婚姻、繼承等方式得到領地,而是直言自己就是要收復羅馬故土。
這實際上是非常拉仇恨的行為,很容易被所有人一起針對,比李自成都慘。不過紫帳汗國本來就在被所有人針對,所以也無所謂了
當然,這里的一個好處是,歐洲人彼此之間并不團結,也做不到聯虜平寇。相反,像法國這樣的,還一直希望和紫帳汗國合伙圍攻神羅。
有了這種高呼“我和你們不一樣”的底氣,也就不擔心各個領地稀碎的“法統”和繼承權問題了,可以統一架構一個新的敘事出來。這當然會另所有土地貴族都心生不滿,不過還是那句話,只要打得過他們,這就不是個事兒。
其次,他們完全可以直接把自己善待羅馬平民的行為,當做合法性構筑的一部分,大家宣揚。在郭康看來,這是個非常有力的論據。
實際上,吊民伐罪在古代,也是個常用的戰爭理由,不是說到了現代,才突然有人產生“解放世人”的念頭。擊敗愚昧落后的歐洲領主,把農奴從莊園里解放出來,無論從教會還是儒家的角度,都值得大加贊揚。
之前,汗廷為了盡可能爭取更多人支持,對付強大的敵人,一直在有意無意地保證公民的權利,以此激發士兵的士氣和戰斗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