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千戶又想了一會兒,最后還是放棄了。
“那我們就維持現狀吧。”他只好說道“您這么一說,我倒是感覺,做做手藝活什么的,可能反而更適合他。或許他今后,反而會因此留名吧。”
道衍和尚沒有說什么,不過也跟著笑了笑,看起來還是認可的。
“但是,除了他之外,還有一個孩子需要關注啊。”常千戶提醒道。
“小郡主”道衍和尚搖搖頭“她倒是確實比較聰明,但她也不會鬧出什么事情吧。”
“她的情況很特殊。”常千戶告訴他“她來這邊之后,王府眾人幾乎都說,她才是最聰慧、最有潛力的人。世子自己都對其他人說,可惜她是個姑娘,否則一定是能成就大事的。”
“而泰西這邊的諸國,歷史普遍很短,人們也沒有記錄和學習歷史的習慣。所以他們的政治水平也很低下,我們知道是教訓、需要規避的問題,他們卻不怎么敏感。”
“結果就是,他們這邊的貴婦頻繁干預國政,而國家卻缺乏有效機制阻止她們。就我所知,郡主的母親一系,就出過不止一次這種案例您也知道,連她的生母,都明顯不是個安分的婦人。”
“她這幾年一直是馬王妃在照看,應該還好吧。”道衍和尚說“而且,我也沒看到她有什么出格的野心。”
“野心是會隨著環境變化的。很少有人生來就有反骨,但還是有不少人,隨著時勢變化,自己漸漸生出來了心思。我們北鎮撫司的主要工作之一,就是監控各種可能有心思的人,對此,也算是有些經驗了。”常千戶倒是顯得頗為了解。
“而且,不同地方的風氣,本就互不相同。不知道她今后,會不會把那邊的習慣,也給帶過來。不過這也是超出了我職權的事情,只是實在有些憂慮,所以想問問您。”
“這倒確實會有些影響。”道衍和尚點點頭“我前段時間和這里的士人交流。郡主的外祖母,也就是法國的太后,名聲似乎不太好。不少人都抱怨她禍亂國政,坑完丈夫坑兒子,把好好的國家搞的一團糟。這么看來,似乎也是武后式的人物啊。”
“唐朝的歷史太有名,我一介武夫都知道,大和尚定然更了解。”常千戶嘆了口氣“武后之后,就有韋后,有太平公主。有這個先例在,誰知道她家里的女兒、孫女,會不會也有相似的念頭啊。”
道衍和尚思考起來,沒有直接回答。
“我一開始也沒想這么多。但后來,老家那邊專門送來告示,說要大家留意各個藩王和他們家人的表現現在想想,應該就是查周王他們那次。”常千戶壓低聲音,說道“我當時也不知道什么情況,所以就多留意了些,然后就越想越覺得要注意下了。”
“是不是你職業的問題,太敏感了啊”道衍和尚提醒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