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之前對這個詞,也沒什么感覺。對它也沒什么興趣,覺得就是酸腐文人扯得大套話,沒什么實際意義。但出海公干,時間長了,才發現這其實不是念經,是真有需求。”
“蠻子天天干的事情,你要是離得遠,眼不見心不煩,倒是還好;但他們天天在你眼前干這些事情,時間長了是真受不住。我帶人到這邊來的路上,就好幾次憋不住。”他連連搖頭。
“我來的路上,也頗有周轉,不過感覺還行吧”道衍和尚回想了下,說道。
“您那是正經使團,大家都很看重,各國看在都要多加照顧的。而且走河中、波斯一路過來,也是傳統商路,這一路上都算是熟番了,多少要靠譜些。”常千戶忍不住抱怨道“我們走海路的,可就慘了,一路上那都是些什么玩意兒啊”
“很多地方的土人,行事頗為乖戾,有時候都不知道他們想什么。走到天竺的時候,我就有些受不住。后來去埃及出差,沒多久就跟一個當地豪強起了矛盾。”
“我當時想,就算不是為了公道,起碼得注意下影響吧,結果那人卻反過來威脅我。我那時還一身跋扈勁,氣不過,就帶人把他全家殺了。”
“這樣。”道衍和尚還是不動聲色,只是點點頭。
雖然常千戶沒有細說這件事,但他也能大概猜出來。對于這幫錦衣衛的反應,也不算太意外。
“但他們的同伙依然還在,而且要報復我們,我也只好跑路。我們接觸那位讓娜姑娘就是后來派去給吳王幫忙那位,就是那個時候。”常千戶繼續回憶道。
“那件事也算讓我學到了不少教訓,后面我自己也反思了很久。我就覺得,外頭這邊,是真的缺乏秩序。大道理雖然空泛,但意思卻沒有錯。這不教化是真的不行啊。”
“怎么教化呢其實就也只有兩件事。”他說“一是要把那些太礙事的蠻夷干掉;二是要給其他人傳授我們的經驗,讓他們好好學著我們,做個正經人。這都是需要長久去做的事情,但陛下讓吳王在海外待著,還讓我們也過來,應該就是為了長遠計劃做打算的吧這些事情,也都是遲早要做的吧”
“那,讓娜姑娘她們,是怎么想的她們應該最了解吧。”道衍和尚指出。
“她們倒是不反對。她們的住持嬤嬤,也就是覺得我們太暴力了,說塞里斯人天天就知道殺人全家。”常千戶搖搖頭“不過我們也沒辦法啊。蠻夷根本聽不懂人話,只有直接動手,才能讓他們稍微乖幾天。這還能叫暴力要我說,還是殺少了”
道衍和尚確實不知道他受了多少氣,只能安撫了幾句。常千戶則搖搖頭,回到正題。
“剛才說的這些,也只是我擔心的一部分。除了怕這種蠻夷習慣會帶壞小孩,他們的宗教,我感覺也會有問題。”他告訴老和尚。
“蠻夷的習慣經常讓人難以適應,而宗教,可能也算是其中一部分吧。羅馬汗國這個拜上帝教,已經算是比較正常的了。其他那些,就更不對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