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更多了之后,就會有眾多這種小隊。依然可以按六甲的編組,進行擴充,不過這個時候,每個編號代表的就是一支小隊了。”她看了看認真聽著的兩人,繼續說道“十個這種幾十人的小隊,可以組成一營兵馬,大概小一千人吧;六營兵馬加上主將的親軍,就是一支將近八千人的軍隊。再往上,我就沒指揮過,不知道怎么排布了。”
“我覺得這就是百人隊、大隊和軍團。”王大喇嘛也認了出來“這兵書估計是真有料的,只不過是用法術的形式,把口訣給記下來了。”
“俺說了,里頭都是真的么。”唐賽兒揚揚眉毛,一幅“你們這才懂”的樣子“雖然有人說,這是裝神弄鬼,但打仗是生死攸關的事情,怎么能隨便糊弄。”
“俺自己天天看、天天用,心里還是有數的。九天玄女當年的兵書到底如何,也沒人知道。至于俺這套,應該是從唐朝的兵書開始,漸漸發展起來的。”
“黃帝太遠,按大先生的說法,就是文獻不足,已經不足征了。據俺認識的軍戶說,目前的兵書,都出自姜太公整理的兵法。漢朝建立之后,很多兵書已經過時,又有不少新的戰法出現,因此韓信、張良又親自帶人整理。一直到諸葛孔明時,集兩漢所長,作出了八陣圖。”她侃侃而談起來。
“從那之后,歷代兵法幾乎都出自八陣。兩晉南北朝,也都學諸葛孔明的練兵法。到大唐時,李衛公認為八陣太復雜,需要的人太多,把它簡化為六陣,稱為六花陣。后世的陣法,又大多出自于此。”
“這六丁六甲之法,俺懷疑,實際上也是出自李衛公,否則怎么這么巧。俺沒看過他兵法的原文,不知道人家是怎么講的。但看起來,這六甲兵,和唐軍的六軍,其實就是一個東西,只不過人家制度更全,編制更大。估計,就是有心人從那邊抄來,改的簡單了不少,好讓民間也能照著口訣用了。”
“我覺得這一點也不簡單。”彼得神父說“再簡陋,這也是照著唐軍的路子訓練的。誰要是能做到,那和我國的軍隊,估計都不會有質的差距了。”
“你們那也太夸張了。我一開始還覺得就是個抗稅,怎么越來越離譜了。”他連連搖頭“我算知道,官府為什么態度總是搖擺,時不時就要詔安了。這村里都是些什么神人”
繼續求票啊
本章完請牢記收藏,網址最新最快無防盜免費閱讀</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