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袋軍糧,就得前后經過三四個中央部門,和不少于十幾個地方衙門,經過四五種不同身份的運輸者轉交,才能最后送到前線軍團士兵的干糧袋里。
更何況,很多時候,兵部和元帥府還得對這些物資進行進一步地處理。比如戶部給過來的,一般都是便于保存的小麥粒,但這種東西,就算脫粒之后,也只是理論上可以直接吃。天天讓前線吃煮麥飯,軍團兵肯定要鬧事的。
所以,兵部還得想辦法安排磨坊,做出面粉,進而制造軍糧。傳統的硬面包實際上不太方便,而且也容易出問題,所以現在已經換成新方式了紫帳汗國帶來了東方的大鐵鍋,他們會把面粉倒進鍋里,加油炒熟。如果條件允許,還會加入其他一些材料。這種被稱為“炒面”的干糧,是元朝那邊最先流行起來的,相比而言,更容易攜帶和保存,事態緊急的時候,吃起來也方便。
這種干糧的制作,就一直是兵部經營的作坊在處理。時間長了,甚至有了些名聲。而這種東西,當然也是要費心思去管的。
如今,戰場上與敵人的戰爭結束了,但一場與文山卷海的戰爭才剛剛開始。雖然這些工作都默默無聞,遠沒有戰場上的拼殺更引人注目,更容易打出聲名,但大家其實都知道,這些繁雜的公文和精細的網絡,才是羅馬軍隊效率超過蠻族的基礎,也是對方最難以學會、抄走的部分。
作為這場戰爭的指揮者,兵部與元帥府自然十分繁忙。郭大俠加班,確實不是單純找借口雖然都是后方的文牘工作,但這種事務,反而很需要富有戰場經驗的人來統籌安排,不能讓不了解軍隊的書吏就草率下決定。所以,他的工作量和責任,也確實是很大的。
不過今天,辦公大院里的日常氛圍,還是被打破了。
一眾書吏抱著文卷,匆匆從辦公的小樓里出來,把文檔放進地下室,仔細擺好。一大群本來在伏案寫作的人,也久違地穿上鎧甲,在門口境界。還有人不斷從辦公地點進進出出,傳遞各種消息。
兵部尚書鮑里斯庫布拉特也在大門口,踱來踱去。
因為職能問題,兵部和元帥府的辦公場所,一直以來都是在一起的。這樣,處理很多日常事務,就方便了不少。最起碼,文吏們搬運海量公文的時候,就能節約不少力氣。
而今天,街上剛亂起來的時候,大家并沒有過于在意。只要在大都住過一段時間的人,都知道,但凡遇到節日或者慶典,要是想街上沒有人鬧事,恐怕只有讓天父親自來管才行。尤其這回凱旋式規模很大,滿街都是醉漢和游手好閑的市民,要是沒亂起來,大家反而得懷疑,他們是不是在策劃什么更驚人的狠活了。
對此,兵部和元帥府衙署,已經熟練地做出了應對這幾天,守衛的數量是平時的兩倍,輪班的官吏和衛士也不準回家,都得在辦公室打地鋪,以便有事的時候,能及時應對。按理說,這種準備就足夠了,畢竟哪怕是喝高了的市民,也沒幾個敢跑這邊撒野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