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你怎么跑唐姑娘他們那邊去了”郭破奴好奇地問“是元人那里,混不出頭么那你應該也去投明朝吧。他們在南洋天天打來打去,肯定需要招攬人的。”
“明朝也不行。他們其實一樣看不上俺們俺跟大伯他們,還是有往來的。他們說,明人一直不讓俺們參加科舉,只能在府衙里做個小吏。這明顯就是沒把俺們當自己人啊。”黎利訴苦道
“大伯和當地豪杰,已經多次向官府抗議,要求跟他們改變政策,允許俺們也去考試。但他們每次都拿各種理由搪塞,整天搬一些華夷之別、禮儀綱常之分什么的套話,充做借口,就是不允許。”
“大家最后都認定,這明顯是他們把俺們當成了蠻夷,看不起俺們,真是欺人太甚。這么下去,跟他們混,恐怕是沒有什么前途的。”
“這倒是。”郭破奴點點頭,表示贊同,不過又順口問道“那元朝那邊呢我聽說,他們一直招攬地方土豪,給予官爵,并不太在乎出身。你在那邊,應該過的還行吧”
“不行。元人這方面,也好不了多少。跟著他們,同樣是混不出頭的。”黎利搖搖頭,說道“元人招攬手下的時候,說不看出身,其實是假的。他們只是通過別的方式,區別對待不同身份的人,不像明人那么直接罷了。”
“元人手下,大致有兩套晉升方式,要么是進入他們的官府,經營直屬地區。要么是作為加盟者,管理已有的轄地。這兩個途徑本身確實是很廣的。但俺家卻不在里頭。”
“招攬官府直屬的人員時,他們喜歡任用自己人,也就是江南各地的豪紳。南洋人會漢語、懂得管理、能夠完成官府任務的,也可以視為此類。這種人,可以在元人的體系里升官,甚至一路做到執政的位置。”
“而和他們結盟的土王,也可以得到元軍的幫助,只要履行基本義務就可以了。土王沒法擔任元人自己的官府文職,但可以作為將領加入軍隊,元人會給出對應的好處來雇傭他們。有些善戰的土王,能做到很高的武職,幫他們朝廷四處征戰,對付其他不聽話的蠻夷。這條路,也是比較吸引人的。”
“但俺家恰好兩個都不行。俺祖上也是中原人士,很久以前搬到南方的。俺家子弟也受過教育,元人的考核,是可以通過的。但元人卻認為,俺家田地、奴仆眾多,勢力已經超過了鄉紳的范疇,屬于一方諸侯了。而且主家在明國治下,不算是自己人,最多只能算是跟隨陳朝土王投靠過來的酋帥,也不讓俺進官府。”
“但按照土王、諸侯來看的話,俺家能的勢力又太小了。主家那幾千家奴,跟俺這一支又沒啥關系”他搖搖頭,無奈地說“元人勢利的很,對待土王的態度,完全看他能多少幫助。土兵多,就好生優待;人手不夠,就鄙夷輕視。俺家因為帶來投靠的人不多,也不被看重。”
“一開始,他們還善待陳朝的追隨者,后來就漸漸怠慢,只把國主留著,其他人都打發到各處干雜活。俺們這些人,就都丟到土兵隊伍里,做小頭目了。”
“元人還說,俺們和占人地理位置接近,彼此接觸也多,在一起指揮比較方便,就編在一起了。而他們的制度,土兵軍隊里,將校地位高低,就看出了多少人。占人頭目出的人多,結果就成了將軍,俺們反而要被他們指揮了。”
“您可能不知道。占人是南方諸蠻的一支,和高人似乎是同族。他們的地界,最早是大漢日南郡的象林縣。東漢的時候,趁著朝廷衰落,起兵反叛,朝廷不能征討,從此自立為王。”
“占人一向狂妄自大,嗜好劫掠,剛立國沒多久,就開始北侵。那時東漢已經瓦解,江東歸于孫吳,占王認為中國衰弱,就更加有恃無恐,頻繁北上,犯大吳疆土。此后,這地方的交戰,就沒有停歇過。”